(相關資料圖)
寒武紀大爆發是地球生命史上一次驚人的“物種大爆炸”。在三千萬年里,幾乎所有現代動物的祖先都出現了。“本質上,這是一個動物組織、器官大規模‘創新’的時刻。”論文第一作者、西北大學博士生胡亞洲說,比如,寒武紀初期突然涌現的、形態各異的小型帶殼動物,就代表了動物骨骼的首次出現,也意味著皮膚、肌肉等基礎組織的形成。
在這項研究中,科研人員歷經七年,對近8噸寒武紀早中期碳酸鹽巖樣品進行了酸蝕處理,成功獲取超過3.5萬枚小殼化石;利用微區X射線熒光光譜儀、掃描電子顯微鏡等精密儀器分析發現,小殼化石的保存方式遠比想象中多樣:除了磷酸鹽化,它們在“磷酸鹽化窗口”關閉后,還能通過轉化為白云石礦物、海綠石礦物、黏土級碎屑礦物等多種形式保存下來。更重要的是,研究證實磷質沉積并不是控制高質量小殼化石產出的主要因素。
張志飛表示,這項研究不僅為尋找和解讀早期生命化石提供了全新視角,證明即使在缺乏磷酸鹽的“不利”條件下,地球依然通過精妙的礦物轉化保存了生命演化的多樣證據,也將極大地推動對動物骨骼礦化機制及早期演化歷程的深入研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