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汽車作為交通安全“零事故”的倡導者,今年已經是其第十六年參與道路交通安全論壇。日產之所以熱衷參與此次活動,不僅僅是出于汽車制造商的立場,更是希望能夠為道路交通安全的發展做出貢獻。
【資料圖】
三個維度著手 提升駕駛安全性
據相關機構統計,近三年,中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及受傷人數有所下降,其中2021年中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6.2萬輛人,同比下降1.7%;中國交通事故受傷人數為25.1萬人,同比下降2.1%。
中國車輛保有量逐年增加,在全國安全教育行動的開展,安全頭盔佩戴率、安全帶使用率大幅提升,交通事故數量和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呈逐年下降趨勢。但與此同時,高速公路上的死亡風險和老年群體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數仍處于高位。
“疲勞駕駛、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和超速是最常見的道路違章行為,尤以超速駕駛造成的死亡風險最高。”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新倉治認為要想進一步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可從三個維度著手:“駕駛員需做到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不超速行駛、不疲勞駕駛;從交通心理學角度來看,避免冒險駕駛;車輛技術方面,推廣和采用包括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ACC)、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KAS)等技術在內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
“零事故”倡導者 日產汽車希望通過新技術降低死亡率
日產汽車一直關注中國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希望能通過先進的技術降低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作為全球第一家推出多項先進輔助駕駛技術的企業,日產汽車擁有多項主動安全技術并已經導入到多款車型中。
其中包括日產研發的超智駕系統ProPILOT,專為高速公路上的單車道行駛而設計。該系統在全自動模式下將轉向、加速和制動組合運行,從而減輕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擁堵和長途駕駛給駕駛者帶來的負擔。此外,ProPILOT超智駕系統還可以根據道路和交通狀況進行精準地轉向操作,使車輛能夠自然行駛。
目前,該技術已搭載于第七代天籟、奇駿、逍客等車型。同時,日產汽車希望這一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至2026年,全球將有超過250萬臺日產和英菲尼迪車輛搭載ProPILOT超智駕技術。日產汽車還將進一步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計劃到2030財年,在全部新車型上搭載下一代激光雷達系統(LIDAR)。
事實上最有效避免事故發生的手段是提前規避。正如中醫所提倡的,上醫治未病,即在沒有疾病的時候提前預防。
在安全技術領域日產汽車提出“安全屏障”這一理念,該理念非常注重預防危險和碰撞安全。日產根據事故風險與車輛之間的距離,分成了危險潛在階段、危險顯示階段、碰撞可能階段、無法避免碰撞階段、碰撞發生階段等從A到E的5個空間范圍等級。在識別到這些風險場景后,日產通過自動化操作在緊急避讓環節自行控制車輛躲避風險,從而讓用戶在駕駛過程中更安全。
有效規避碰撞風險 日產汽車發布“道路實況感知”技術
今年4月日產汽車宣布了一項全新的技術——道路感知「Ground Truth Perception」,該技術融合了下一代高性能激光雷達(LIDAR)、雷達和攝像頭所感知的信息,可實時、準確地探測目標物的形狀和距離,以及車輛周邊區域的空間結構。利用這些信息,車輛可瞬間分析當前狀況進行判斷,并自動執行避免碰撞的操作。同時,該技術還能探測到遠處的減速車流和道路障礙,自動進行車道變更。在缺乏詳細地圖信息的情況下,仍然能為駕駛員提供輔助駕駛支持。
據悉,安裝在車頂的激光雷達垂直視角大于25度,角度分辨率的精準率達到0.05度以下,其最大亮點是探測距離大于300米,相當于現有激光雷達探測距離的2倍,這將有效降低事故的發生。
根據“日產汽車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日產汽車正利用下一代激光雷達開發車輛控制技術,進而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日產汽車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為ProPILOT超智駕,目前最新的為ProPILOT2.0。
寫到最后:隨著智能化技術的高速發展,道路交通環境也發生了改變。日產汽車希望通過不斷升級智能化技術,在不同階段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進一步深度探究汽車安全,努力提升中國道路交通安全的同時,為實現“零傷亡”的美好愿景做出貢獻。
(圖/文 網通社 毛凱悅)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