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第一計謀之火燒博望坡
劉備駐兵新野,請諸葛亮為軍師,待之以老師之禮,常對關羽、張飛二人說:“我有了孔明,猶如魚之得水。”關羽、張飛見劉備信重一個青年書生,心里非常不高興。忽然,聽說曹操派遣夏侯惇領兵十萬,殺奔新野而來。張飛怨氣未消,對關羽說:“ 劉備大哥既信賴孔明,這次就派孔明去迎敵好了。”心里是想看諸葛亮的笑話。
諸葛亮自從受聘為軍師以來,這是第一次與敵人對陣。他知道自己胸中所學未曾展露,關、張等人對自己不服,雖然已有破敵良策,但恐諸將不聽號令,便對劉備說:“主公如果想讓我調兵遣將,就請賜給尚方寶劍一用,以防關、張等人不聽指揮。”劉備便將寶劍給了孔明。
諸葛亮有了尚方寶劍在手,不怕諸將不服,便召集眾將前來聽令。諸將雖然未服孔明,但對曹兵來攻卻不敢大意,于是急忙趕來,看孔明如何安排。孔明見眾將到齊,便開始調遣起來。他說:“博望城左邊有山,名叫豫山,右邊有林,名叫安林,可以埋伏兵馬。關羽領兵一千埋伏于豫山,敵人到時,不可與戰,放過來便是。敵人的糧草輜重必在后面,只要看到南邊起了火,就出兵進攻,燒了他們的糧草。張飛領一千人去安林背后的山谷中埋伏,看到火起,便去博望城中放火燒敵屯糧之所。關平、劉封帶領五百人,預備引火之物,到博望坡后兩邊等候,等到敵人兵到,便可放火。趙云領兵為先鋒前去迎敵,不許贏,只許輸。主公您領兵一千為趙云后援。大家要依計而行,不許違令。”關羽見孔明安排已畢,諸將皆有差遣,只孔明自己卻沒事可干,問道:“我們都出去迎敵,不知軍師做些什么?”孔明說:“我一介書生,不能上陣,只好坐守新野縣城了。”張飛一聽,大笑說:“我們都去廝殺,你卻坐在家里自在,天下有這樣的好事。”孔明寶劍在手,說:“尚方寶劍在此,違令者斬。”張飛只好冷笑而去。關羽心想,等他的計策失敗時再來問他不遲。諸將皆不明白孔明的安排到底如何,心中疑惑不定,但又不能違令,只好依計領兵安排去了。
孔明又對劉備說:“主公今天就可領兵去博望坡下駐扎。明日黃昏,敵軍必到。那時你便棄營而逃,見到火起再回頭掩殺。”又命孫乾、簡雍準備慶功喜筵,準備記功簿,專等諸人得勝回師。這下連劉備也疑惑起來,仗還未打呢,便準備慶功,難道諸葛亮真能以幾千人打敗曹操的十萬大軍嗎?
卻說夏侯停與于禁等人領兵到了博望,留一半人保護糧草在后慢行,自領一半精兵向前趕來,正遇上趙云領兵一千前來。只見趙云的兵馬隊伍散亂,旗幟不整。夏侯停大笑說:“諸葛亮以這樣的部隊作前鋒,無疑于驅羊飼虎。看來,這次要捉劉備、諸葛亮是捉定了。”趙云一聽大怒,縱馬來戰。幾個回合下來,趙云詐敗,撥馬便逃,夏侯惇于后緊追不放。追出十余里,趙云回馬又戰,打了幾下之后又跑。曹將韓浩對夏侯惇說:“趙云在誘我深人,敵人可能設有埋伏。”夏侯惇說:“瞧敵人這副德行,即使有十面埋伏,也用不著害怕。”于是又縱馬緊追。趕到博望坡,忽聽一聲炮響,劉備引軍沖殺過來。夏侯惇大笑說:“這便是敵人的埋伏了,不過千人而已。今晚我如不到新野,絕不罷兵!”說罷引軍來戰,劉備、趙云不敵,急忙又逃。這時天色已晚,濃云密布,風也越來越大。夏侯惇只顧領兵追殺,道路越來越窄,兩邊蘆葦遍地,樹木叢雜。于禁一見,心里驚慌,急對夏侯惇說:“ 道路越來越窄,樹木叢生,應防敵人火攻。”夏侯惇突然明白過來,急令軍馬速回,可是已經晚了。只聽背后喊聲大起,關平、劉封所率士兵到處放火,一時間,四面八方都是烈焰,又值夜深風大,熊熊大火滾滾燒來。劉備、趙云回軍掩殺,曹軍人馬爭相逃命,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曹軍糧草被張飛放火燒毀,博望城被關羽搶占。這一仗直殺到天明,殺得曹軍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夏侯停急忙收拾殘軍,回許昌去了。
火燒博望坡結果是什么
這一戰,諸葛亮以幾千人抗擊十萬曹兵,形勢可說是危險之極。但他卻巧妙地利用了夏侯驚的輕敵心理,先以趙云為前鋒迎戰,令其詐敗,誘敵深入。他預測到,夏侯惇有可能識破誘敵之計,故而又命劉備于地形寬闊處用兵,使夏侯停誤認為這便是埋伏之兵,遂不以為意,一路緊追不放,直至追趕到山勢狹窄之處,而其真正的埋伏卻不是兵,而是一場熊熊大火。因此,曹軍人數雖眾,卻無用武之處,反而在大火的燒攻之下自相踐踏,死傷無數。此戰一勝,關羽、張飛等人對孔明佩服得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