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是什么樣的城市?
日喀則,西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銜阿里地區、北靠那曲市、東鄰拉薩市與山南市,外與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國接壤;南北地勢較高,其間為藏南高原和雅魯藏布江流域。日喀則的藏文意思是“土質最好的莊園”。
日喀則市境內定日縣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桑珠孜宗堡和江孜古堡都是曾經的政教中心。有扎什倫布寺、白居寺、薩迦寺等一批著名寺廟。有亞東口岸、樟木口岸和吉隆口岸。日喀則喜馬南麓六大名溝被稱為西藏小江南或西藏江南:亞東溝,陳塘溝,嘎瑪溝,絨轄溝,樟木溝,吉隆溝。
日喀則市有哪些特產?
藏刀
藏刀是西藏久負盛名的傳統工藝品,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游客喜愛。在藏民的生活中,藏刀也是隨身必備之物,它既可用來防身,又可作為食肉的餐具,而且還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裝飾品。一般來說,男式藏刀都比較粗獷,鋒利,女式藏刀則較秀氣。佩帶藏刀不僅從內心會給人一種安全感,還能從外表給人一種威武感,表現出彪悍的民族氣質。藏刀根據做工精細程度和所用材料不同,價格也相差較大,便宜的幾元、幾十元,貴的甚至要上千元。其中日喀則地區的藏刀配有精美的銀飾刀鞘,刻工都很精細,是較好的選擇。
崗巴羊
“崗巴羊”是崗巴縣特有的綿羊品種,具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膻味”三大特點,在西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別是羔羊肉更是細嫩可口,是細毛羊中肉質較好的一種佳品,是產區人民肉食的主要來源之一,市場前景良好。民主改革前,“崗巴羊”為歷代班禪的貢品。民主改革后,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口數量增多,國家采取有效措施鼓勵農牧民發展生產。
亞東黑木耳
亞東縣,位于西藏自治區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歷史上,亞東黑木耳作為班禪-供品,也是上層貴族喜愛的食品之一,藏語稱它為“拿布摘摘”(“拿布”是黑色的意思,“摘摘是薄”的意思。)據傳說很早以前有位仙女下凡觀看人世間,發現此處氣候怡人,于是停留片刻觀賞美景,不小心把帶在脖子上的珍珠項鏈掉散在此處。后來被稱為“珍珠木耳”的來歷,在當地廣為流傳。亞東黑木耳形狀獨特,濕耳直徑僅為3-5mm,盤子均勻呈圓形,單耳、耳體小,色澤褐色,肉質肥厚、口感細膩、彈性好、滑潤且營養豐富,富含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當地群眾自古均有采食亞東黑木耳習慣和有把亞東黑木耳作為滋補品送病人調養身體的習俗,在國內外市場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
藏毯
藏毯是西藏各類民族手工藝品中又一亮點。藏毯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以其精良的制作,具有濃郁民族、宗教特色的圖案,講究美學搭配的著色聞名于世。藏毯分各種不同尺寸的大小,不同形式的風格,如高貴素雅型的、濃重華貴型的,有地毯式的,有掛毯式的,樣樣均可以稱得上是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