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海上絲路孔子學院成立于2015年6月,迄今整整10年。該院是在泰國副僧王頌德通猜倡議下,由中國天津師范大學與泰國博仁大學聯合共建的全球首家以“海上絲路”命名的孔子學院。
6月8日,泰國副僧王頌德通猜(前右)和泰國教育部部長蓬普(前左)參觀海上絲路孔子學院的教育成果展。(海上絲路孔子學院供圖)
據陳巍介紹,10年來,該院以“中文+職業技能”為特色,致力于提升泰國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樞紐國家的中文教育水平,有力推動中文教育與職業發展的深度融合。該院與近百家泰國教育機構和政府部門開展合作,并聯合天津師范大學設立“天津—泰國職業教育獎學金”,已有328名泰國學生赴華攻讀職業類專業,學成歸國后活躍于泰國各領域,成為兼具語言能力與專業技能的新生力量。
為拓展中文教育影響力,該院還與泰國有關部門共同建立全泰首家“中文教育合作中心”。同時,該院聯合泰國教育部職業教育委員會、各類院校與民間機構,構建起多層次的教師培訓體系,累計培訓本土中文教師近2000人次,覆蓋百余所中等及職業院校。
該院還為大學教師、公務人員、記者等群體定制中文課程,持續擴大服務對象,提升社會影響力。
憑借卓越的辦學成果,海上絲路孔子學院先后榮獲“孔子學院突出貢獻獎”“先進孔子學院”和“孔院之光”等榮譽。
該院常態化舉辦中文教學研討會、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體驗課、“孔子學院日”、“國際中文日”、“文化大篷車”、中文營等活動,促進中泰教育文化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推動中文教育在泰國的普及。
陳巍介紹說,該院學生多次在國家級及國際賽事中獲獎,展現出良好的中文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日益成為中泰交流的重要橋梁。
陳巍表示,接下來海上絲路孔子學院將繼續以語言為橋梁、文化為紐帶,強化“中文+職業技能”特色發展,服務泰國“4.0”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需求,拓展教育合作,優化人才培養,持續提升教學質量與社會服務能力,助力中泰友好合作行穩致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