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主流新勢力品牌相繼公布其11月銷量數據。網通社統計的六個品牌中,除小鵬外,其余五家主流品牌均實現單月同比增長。此外,六家車企均實現1-11月累計同比增長。
“蔚小理”前11月累計銷量均破10萬
【資料圖】
與去年11月份“小理蔚”的銷量格局不同,今年11月,理想憑借L9的銷量勢頭獲得三強第一的席位。
理想11月單月銷量達15034輛,同比增長11.5%,環比增長49.6%。1-11月累計銷量112013輛,同比增長46.6%。
得益于理想L9的交付,理想11月銷量表現強勢,并有持續上漲的趨勢。今年6月21日,“為家庭打造的全球智能旗艦SUV”理想L9正式上市以來,曾創下72小時內訂單突破3萬輛的記錄,因此在開啟交付后,月交付量持續增長屬必然趨勢。加之11月10日起理想L8也開啟交付,兩款車型僅憑訂單量便能創造新的品牌交付峰值。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理想在官方APP上發布聲明,稱因收零部件供應影響,部分L9和L8車型11月底應交付車輛將延期至12月交付,可以預見的是,12月零部件供應恢復正常后,延期交付車輛加上其累計未交付訂單量,單月交付量將再創新高。
蔚來在經歷了連續數月的銷量平穩期后,于11月迎來銷量爆發式增長。整個11月,蔚來共交付14178輛新車,同比增長30.3%,環比增長41%。今年1-11月,蔚來共交付新車106671輛,同比增長31.8%。
目前蔚來擁有著造車新勢力中最全的品牌矩陣,ET5、ET7組成轎車品牌矩陣,ES6、EC6、ES7、ES8組成SUV矩陣,售價區間橫款30萬至65萬,用戶選擇更加豐富。
自2014年成立之后,蔚來用了8年時間完成在國內的品牌化進程,并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品牌標簽,在此基礎上,蔚來計劃推出內部代號為“阿爾卑斯ALPS”的20萬-30萬價格區間的品牌產品,以及能夠覆蓋10萬至20萬級中低端市場的第三品牌。與奔馳打造品牌理念類似,蔚來“高開低走”已成定局。
與蔚來和理想的處境不同,小鵬在經歷10月銷量腰斬后,11月銷量并無起色。
11月小鵬共交付5881輛新車,同比下滑62.8%,環比增長14%,1-11月,小鵬累計交付109465輛新車,同比增長33.2%。
2021年小鵬以98155輛的銷量成績獲得新勢力品牌銷量第一的寶座后,曾定下2022年年銷量25萬的銷售目標。截至目前來看,小鵬前11月的銷量僅完成銷量目標的40%。新能源市場潛力向好,但新能源市占率需逐步提升,且競品越來越多,在各家均推出王炸車型并得到正向的市場反饋后,小鵬又在G9身上栽了個跟頭,沒形成大賣的同時還傷及自身的品牌力,可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極氪、哪吒、零跑漲勢迅猛,可直面挑戰“蔚小理”
哪吒的成績驚艷了整個汽車市場,單就表明數據來看,哪吒已成功突破“蔚小理”,令自己成為銷量獨一檔的存在。
今年11月,哪吒共銷售15072輛新車,同比增長50.5%,環比下降16.3%。前11個月,哪吒共銷售144278輛新車,同比增長143.3%。
無論是單月銷量還是累計銷量,哪吒已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的第一名,并持續擴大著領先優勢。但與其他主流新勢力品牌“交付一臺上險一臺”的策略不同,哪吒的交付量與上險量存在較大差異引起了人們的質疑。以近3個月的交付量和上險量數據對比為例(數據如下):
與其他新勢力品牌銷售直營體系不同,哪吒的銷售網絡分為直營和加盟兩種模式,與傳統車企相似,且加盟店的數量要多余直營店數量。因此不難理解交付量與上險量的差異,其中或存在積壓庫存的嫌疑,這對于新勢力品牌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風險,看似將風險轉移至經銷商,一旦庫存積壓暴雷,最終損傷的依然是企業本身。
極氪出身“大廠”吉利汽車,以穩求進。今年11月,極氪共銷售11011輛新車,同比增長447%,環比增長9.5%。今年前11月,極氪共銷售60604輛新車,同比增長2641%。
實際上,極氪旗下第一款車001于去年4月份正式上市,前期用戶對其僅采用觀望態度,直至今年才使其銷量呈現爆發式增長,一是因為極氪主打性能與輕奢的產品賣點,在售價覆蓋區間內產品力更加突出,聚焦的消費群體也更加明確,以具有購買力的年輕人為潛在客戶群體,打造出了適合他們的產品。二是因為出身不同的極氪自帶品牌口碑,令用戶對其產品質量更有信心。
今年年初,極氪曾定下年銷量7萬的目標,以10月銷量近1萬、11月銷量超11000輛的走勢來看,完成年銷7萬的目標不是難題。此外,極氪計劃至2025年共推出7款純電車型,目前旗下已擁有001和009兩款車型,想必這個計劃或可以提前完成。
零跑的銷量增幅同樣令人感到經驗,11月份,零跑共銷售8047輛新車,同比增長43%,環比增長14.5%。1-11月累計銷量102675輛新車,同比增長176.8%。
銷量形勢喜人的零跑并不滿足于現狀,此前零跑曾提到將涉足增程式車型領域,本網站認為,尋求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并無問題,主要是目前增程式產品多以家用大空間為主,零跑想要涉及此領域不僅需要拓展新的產品領域,而且需要面對已經成型的來著更具品牌力的新勢力品牌的強有力沖擊。
零跑從品牌力來看并不具備沖擊其他品牌的能力,雖然增程式產品在成本控制和技術研發層面門檻相對更低,但這類車型從目前看來僅能解決短期的用戶焦慮,并不是長遠發展之計,且市場份額無法大規模提升,蛋糕就那么大,就看零跑有沒有能力分一塊來吃。
結語:
造車新勢力市場中沒有所謂的“一家獨大”,良性的競爭使得各家企業都能更加精進于自身的優勢項目,并推動行業的發展。從已過去的11個月各家銷量表現來看,在形勢更加嚴峻的2022年,各家均能交出年度同比增長的數據實屬不易,尤其是受到傳統品牌新能源產品沖擊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更能體現出各家造車新勢力均已在各自的優勢領域贏得了市場的認可。未來必然會有更多的傳統車企對新勢力展開更猛烈的沖擊,加之補貼退坡,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影響,未來造車新勢力們如何在保證銷量的同時實現單車盈利,才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圖/文 網通社 劉嵩)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