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頭寸是什么意思?
銀行頭寸是銀行系統中對于可用資金調度的專有叫法,每一個銀行或者證券業都有自己的資金頭寸。頭寸這一個概念是非常有中國色彩的金融專業詞匯,在舊時候,銀行和錢莊所擁有的款項被稱為“頭寸”,在民國時期,銀元作為當時的流通貨幣,其上面印袁世凱的頭像,被當時的民眾戲稱“袁大頭”,將十個這樣子的“袁大頭”摞在一起就是一寸,這就是頭寸的來源。
在現在,頭寸作為金融行業常常用到的詞,無論是銀行頭寸還是證券、期貨頭寸都會遇到,并且在不同的領域內含義是不一樣的。在金融機構中,頭寸表示的資金,表示的是可以運用的資金的總和。在期貨交易中,頭寸表示的投資持有的合約數量,也就是持倉量。期貨交易通過買賣合約進行交易,每一個交易都有買賣方。投資者可以選擇買方買入合約,也可以賣出合約。如果合約的價格上漲,這時候買入的合約就是多頭頭寸,簡稱多頭相反則為空頭頭寸。銀行頭寸也是一樣,這里面的頭寸就是資金,表示的當前銀行可以使用的資金總和。這里面主要包括央行的超額準備金、存放同業清算款項凈額、銀行存款和現金等等。銀行頭寸的存在主要是保證資金流動的情況下降低頭寸占用,避免資金的浪費。
關于銀行頭寸在銀行系統上的運用有一個舉例解釋,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
現在有兩家銀行,分為甲行和乙行,在央行的存款準備金都是1000萬。現在甲行的一個客戶要給乙行的一個客戶轉款1500萬,這個是要通過人行的大額支付系統的。現在的甲行在人行的存款準備金賬戶(也被稱為人行頭寸)只有1000萬,少了500萬。如果甲行補足500萬,那么轉賬就可以成功了。
由此可見,銀行頭寸管理是非常的,大多數的銀行總行對于每個支行頭寸的管理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案或者管理系統。在實際的銀行系統操作上,雖然系統可以實時更新銀行頭寸,但是為了避免因為業務頻繁導致系統性能下降,在日間交易只更新內部賬戶的余額,不更新支行之間的通存通兌頭寸賬戶。在夜間終批處理的時候,要進行統一的更新。
關鍵詞: 銀行頭寸 銀行頭寸是什么意思 銀行頭寸在銀行系統上的運用 銀行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