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牛市收益最大化
要做到牛市收益最大化,可以參考以下3種思路:
1.牛市前中期要敢于重倉參與,并隨著行情的發展逐漸減倉,保住盈利。
2.換不如守,從統計規律來看,大多數散戶頻繁換股、追題材的策略收益率都要遠低于守著一個熱門板塊等待輪漲的策略。
3.分散投資,為了避免守著一只股票而失去投資熱門股的機會,可以分散投資不同板塊的個股,按照自己的資金量分倉買2~3只股票,只要其中一只大漲就可以賣出,然后切換到低位板塊待漲。
重大事項停牌是利好嗎
1. 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一般是重大利好,通常是大公司收購小公司的股權,不管是戰略投資還是借殼上市,一般都會溢價收購,對小公司來說都是重大利好。如果溢價過高,對大公司反而是潛在利空。如果公告終止重組,對被收購方就變成利空了。
2. 并購重組:一般并購對雙方公司都是利好,定增一般也是利好,且增發價越高利好越明顯。
3. ST帶帽與摘帽:摘帽一般是利好,帶帽就是重大利空了。
4. 其他情況:簽訂重大合同一般是利好;控制權變更時,若新控股方實力強大則是利好;股權激勵一般也是利好;違規、立案調查等一般為重大利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復牌后具體的走勢還要結合大盤的行情、停牌時間的長短去判斷,不能犯經驗主義錯誤。
籌碼分布怎么看主力意圖
1. 看主力是否在底部吸籌。如果股價經過長期下跌,上部套牢籌碼大都已經割肉出局,基本會形成底部單峰籌碼,成交量開始明顯放大,股價在最底部的籌碼密集區內運行且漲幅在20%以內,籌碼的形態保持基本穩定,說明主力開始在底部吸籌。但這種吸籌的效果比較差,因為籌碼的原來持有者獲利少或由于股價漲幅不夠沒有解放套牢盤,導致拋出的意愿不夠強烈。
2. 看主力是否在派發籌碼。中長期底部籌碼迅速消失和上移,籌碼集中度數值開始變大發散,說明大部分長期獲利籌碼在進行獲利了結,可以確認為主力派發。看籌碼分布的變化要比觀察其他技術形態更為直接且有效。
3. 看主力的控盤度。當股價迅速脫離原來的籌碼密集區,成交量卻沒有出現明顯的放量,說明主力高度控盤;當股價形成持續波段性上漲時,籌碼分布出現多個峰值而沒有出現明顯的堆量,也說明主力高度控盤,中間價位的籌碼在鎖倉;當股價長期上漲而成交量逐步減小時,說明中長期籌碼的比例在增加,則主力高度控盤。
4. 看主力是否在洗盤。無論主力如何做壞各項技術指標,但只要不大量動用自己收集到的籌碼,就不可能使籌碼的形態發生明顯的改變。只要股價依然沒有到達主力的預設派發價位,主力就不可能大量賣出手中的籌碼。如果底部籌碼穩定,股價會在籌碼密集區邊緣得到強力支撐,只要不跌破都可以判斷為主力在洗盤。
重大事項停牌一般停多久
當上市公司出現重組、收購兼并等重大事項時,可能會對其股價帶來巨大影響。為了確保股價不會異常波動,上市公司通常會在收盤后發布停牌公告,第二天起股票就直接暫停交易了。上交所和深交所對于不同重大事項停牌的時間規定是不一樣的,分別如下:
上交所停牌時間規定
1. 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時,原則上停牌不超過3個月;如連續籌劃重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累計停牌時間不得超過5個月。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時,停牌不足一個月的,披露終止公告當日復牌;滿一個月的,在披露說明會上進行說明。
2. 股權再融資:非公開發行時,原則上停牌不超過1個月;公開增發從發行日起,停牌4個交易日。
3. 進行股權激勵:原則上停牌不超過10個交易日。
4. 籌劃其他重大事項:當涉及到控制權的變更、重大合同及出售資產等事項時,停牌的時間原則上不超過5個交易日。但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后,可延期5個交易日。
深交所停牌時間規定
1. 籌劃重大重組事項:首次申請停牌時間不得超過1個月;若無法1個月內完成的,累計不得超過2個月;若經董事會審議繼續停牌,累計不得超過3個月;若經股東大會審議繼續停牌,則累計不得6個月。
2. 非公開發行股票:在不涉及重大資產購買的情況下,停牌10個交易日;涉及重大資產購買的情況下,停牌1個月。
3. 簽訂重大合同、購買或出售資產:一般停牌時間為10個交易日。
4. 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一般停牌時間為10個交易日,深交所另外要求每5個交易日進行一次進展披露,上交所并無具體時間要求,但規定應當分階段披露籌劃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