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凈值下降是虧錢嗎?
單位凈值下降是虧錢。
單位凈值就是基金的價格,凈值下降,投資者虧錢;凈值上漲,投資者賺錢。
比如,基金的單位凈值為2元,投資者買入1000份,成本為2000元。第二天,基金的單位凈值下跌至1.8元,投資者所持有的基金價值就變成了1800元,投資者虧損了200元。與之相反,若是第二天,基金單位凈值增長至2.2元,那么投資者所持有的基金價值就變成了2200元,投資者盈利了200元。
如果基金是在漲了一段時間后下跌的,而且下跌后的單位凈值沒有跌破投資者買入基金的單位凈值,那么投資者今天是虧錢的,但從長期看,投資者還是盈利的,但總收益減少了。
如果單位凈值跌破了投資者的買入凈值,而投資者不想以虧損的價格賣出基金,可以嘗試長期持有基金,這樣基金的虧損就只是賬面的虧損,等后期基金的單位凈值再漲起來,超過投資者買入時的單位凈值時,投資者此時再賣出,就能盈利了。
單位凈值下降的原因:
1、市場波動造成基金虧損。
市場是不斷波動變化的,基金凈值自然有漲有跌。如果市場行情不好,大家對投資欲望降低或者對投資者市場不看好,那么基金受到環境的影響,會導致凈值下跌;如果后續市場回暖,基金的凈值還會再漲上來的。
2、基金經理運營管理不善導致基金虧損。
如果基金經理投資決策失誤,給基金配置了不良資產或者調倉失敗,都會導致基金凈值下降。如果基金經理及時補救,后續基金凈值還會漲回來;如果基金經理連續失誤,導致基金規模不斷緊縮,基金凈值一路暴跌,投資者就需要謹慎了,因為基金規模低于一定標準,基金是會被強制清盤的。
除上述所說兩點原因外,如果基金對投資者分紅,基金的單位凈值也是下降的,但投資者的總資產沒有變化。因為無論是現金分紅還是紅利再投資,在基金分紅后,基金的凈值都要減去分紅的部分,這樣基金的單位凈值就會下降?;鸱旨t一般意味著基金運行經營狀況良好,后市凈值再上漲的可能性更大,投資者盈利的可能性大。
凈值估算跌了賣出是不是虧了?
凈值估算跌了賣出不一定虧了。
估值只是根據基金持倉數量做的預測,可以用作參考,但基金的持倉數量是不斷波動的,基金凈值還是要以基金公司公布的數據為主。一般來說,基金凈值通常在交易日的晚上九點左右在基金公司各大網站或基金銷售機構APP上公布,此時公布的凈值數據才是投資者賣出基金的最終價格。雖然凈值估值下跌,收盤后公布的凈值下跌的可能性很大,但也有收盤后基金公司公布的凈值數據上漲的可能,所以投資者在凈值估算跌了時賣出不一定會虧損,也有可能盈利。
出現基金估值跌凈值漲的情況有:
1、定期公布報告里的數據和基金的實際數據不一樣。
在最新報告被公布,下一期報告公布之前的這段時間內,基金經理可能會進行調倉操作,更改十大重倉股。這樣基金的實際數據就改變了,而用于估值的數據未更新,兩者不一樣,估值就會出現較大的偏差,從而導致基金估值下跌而實際凈值上漲。
2、公布的數據具有滯后性。
基金公布的相關報告,一般都是季報、年報,與實時變化的基金來說,這些數據具有滯后性,因此數據會有偏差,造成凈值估值下跌,而基金凈值實際上漲的現象。
基金在凈值估算跌的時候買入嗎:
基金可以在凈值估算跌的時候買入,這時候的買入成本相對較低。
基金的凈值估算漲跌很大程度上預測了基金收盤后實際凈值的漲跌,投資者在基金凈值估算跌的時候買入基金,就能夠以相對較低的價格買入基金,降低交易成本。但是投資者要對市場走勢有個初步的判斷,如果市場走勢不好,基金預計會在較長時間處于下跌狀態,那么估值下跌買入就需謹慎了,要盡量避免買入后基金一跌再跌。
賣入
基金凈值估值在一天里也是變化波動的,投資者可以在收盤前幾分鐘參考凈值估值決定是否買入基金,此時凈值估值的參考意義較大,準確率相對較高,而且投資者只要是在下午15點前買入,買入基金份額的凈值就是當日基金收盤后公布的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