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網通社自乘聯會獲悉,其發布了2023年3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分析顯示3月俠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量為158.7萬輛,同比增長0.3%,環比增長13.7%。是本世紀以來最弱的3月環比增速。
乘聯會崔東樹秘書長表示,1至3月車市呈前低后高的走勢,期間有諸多復雜因素在里面,下半年一定會有一個比較連續階段的增長機會,3季度和4季度也一定會回歸到正常狀態,今年車市的正增長是有可能的。
3月前兩周銷量嚴重偏低,進入下旬后市場才逐步回暖,從數據可看出3月初的營銷熱潮并未給車市帶來較為明顯的銷量增長。豪華車零售并未受到市場方面過多影響,3月累計售出豪華車27萬輛,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35%。
(資料圖)
3月自主品牌零售77萬輛,同比增長2%,環比增長9%。國內零售份額為48.8%,同比增長0.7個百分點;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4萬輛,同比下降9%,環比增長11%。
合資品牌方面德系品牌零售份額21.9%,同比增長3.2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6%,同比下降4.4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10%,同比增長0.1個百分點。
銷售量排名前十的車企為:比亞迪(19.2萬輛)、一汽大眾(14.7萬輛)、長安(9.3萬輛)、吉利(9萬輛)、上汽大眾(8.4萬輛)、特斯拉(7.7萬輛)、上汽通用(6.5萬輛)、一汽豐田(6.2萬輛)。
從2023年1月至3月的銷量走勢來看,今年1月累計銷售乘用車129.3萬輛、2月累計銷售乘用車138.9萬輛、3月累計銷售乘用車158.7萬輛。本年度相較往年的銷售曲線略有不同,自2018年以來,每年1至3月銷量曲線都呈明顯“V”字形走勢,2月相較于1月銷量都會大幅度減少。但今年2月銷量對比1月卻呈增長態勢,直至3月銷量曲線仍是緩步增長的態勢。
新能源方面,3月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62.9萬輛,同比增長43.5%,環比增長21.5%;累計零售新能源汽車54.3萬輛,同比增長21.9%,環比增長23.6%。1-3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31.3萬輛,同比增長22.4%,其中1月累計零售33.2萬輛、2月累計零售43.9萬輛、3月累計零售54.3萬輛。
3月新能源汽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為34.2%,較去年同期提升了6個百分點。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54.7%;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3.6%;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5.3%。
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3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67%,同比增長6個百分點;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5.8%,同比增長0.8個百分點;新勢力份額10.4%,同比下降6.6個百分點;特斯拉份額14.1%,份額相對穩定。
出口方面,今年總體汽車出口延續去年四季度強勢增長特征。3月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29萬輛,同比增長172%,環比增長15%。1-3月乘用車出口78萬輛,同比增長90%。3月新能源車占出口總量的24%。隨著出口運力的提升,3月自主品牌出口達到25.4萬輛,同比增長166%,環比增長31%;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4.8萬輛,同比增200%。
另外,3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7萬輛,其中純電動占比94.3%,A0+A00級純電動出口占新能源55%,A0級電動車占比出口比例達60%,是出口絕對主力。三個品牌的單月出口總量破萬,分別是上汽乘用車23654輛、比亞迪13312輛和特斯拉中國12206輛。
關于未來的車市走向,乘聯會認為,4月是二季度的起點,市場環境較好,有利于車企生產銷售。由于國六老款車型的延期銷售政策建議尚未明朗,因此車企的部分車型產銷仍相對謹慎。
另外,乘聯會強調,3月車市促銷潮并不是車企官方的降價行動,未來一旦確定國六車型的環保停售期延后,燃油車市場的消費觀望情緒會自然褪去,前期庫存的國六B車型價格的松動也將有利于車市增量。
乘聯會表示,此次上海車展將成為推動國內汽車消費的強大平臺和助燃劑,車展訂單表現也將成為行情晴雨變換的重要風向標。
新能源方面,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的下跌,或也將進一步促進廠商推出單價更低的新款車型,而現款車型的售價也有了下探的可能,屆時也將大幅促進廠家整體銷量的增長。
(圖/文網通社董靖男)關鍵詞: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