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車展期間,網通社邀請了捷威動力CEO閭陳立進行專訪。在采訪中閭陳立表示,在過去這些年當中,捷威動力不斷積累、開發更有創新更有突破的產品,我們希望把我們最新的產品展現到用戶面前,推廣捷威動力品牌。
網通社:閭總您好,我第一個問題想問一下,捷威動力這次參加車展是什么樣的契機,或者是這次車展想展現企業什么樣的東西出來呢?
閭陳立:我們來參加這次車展有幾個目的,首先因為過去經歷了三年的特殊時期,有很多客戶朋友,還有同行朋友很長時間沒有一起交流的平臺和機會了,上海國際車展很顯然是中國重要的一個汽車行業盛事,這個平臺上大家可以充分的交流,了解這個行業的最新的動態,也同時讓我們的客戶們或者是供應鏈朋友們了解捷威動力最新動態。
(相關資料圖)
第二個,在過去這些年當中,捷威動力不斷積累、開發更有創新更有突破的產品,所以說我們也希望借助這個平臺把我們最新的產品展現到用戶面前,推廣捷威動力品牌。
網通社:其實我們知道現在是新能源的賽道,新能源的賽道意味著不管是供應鏈也好還是主機廠也好,都面臨著挑戰和機遇,對于捷威動力來說,我們的挑戰和機遇分別在哪?
閭陳立:您說的特別好,對于新能源這個賽道講前景肯定是廣闊的,大家看到在過去的這些年當中,整個新能源的產業,特別是新能源車銷售占比是每年逐步攀升,去年已經到了680萬輛,遠遠超出了大家的預期,這是機遇的部分,大家都看好這個產業。
當然了挑戰也隨著機遇而來,比如說供應鏈的保證,供應鏈的安全,隨著大家對于成本的要求越來越高,怎么樣能夠保質保量還能有一個好的成本交付到用戶手上,這個是對于整個新能源產業鏈上面所有的企業的要求,一個訴求。
對于捷威動力來講,我們在這樣的一個競爭環境下還是有幾點優勢:捷威在這個行業里面應該算是一個老兵,我們2009年公司就成立了,我們從2009年到現在一直是專注于新能源車電池的開發和制造,也已經是14年,我們是4月8號公司成立,我們剛剛在今年的4月8號慶祝了捷威動力14歲的生日,在這10多年當中,其實我們積累了大量的行業的經驗,我們了解客戶他要什么,對于新能源車在技術上闡述的特點的要求,客戶對我們服務的要求,對技術的要求,這是我們在過去10多年當中逐步的積累起來的知識,這是在客戶的對接方面。
另外在產品方面,因為在國內新能源電池還算是一個比較新興的產品,從實驗室走到生產線,再走進到千家萬戶,這個普及時間也不長,也就10多年的時間,這個產品的制造過程,開發過程相對還是比較復雜的,在這里面我們10多年當中積累了很多技術上的能力,包括我們的產品的開發能力,我們有完整的產品的開發體系,從材料的開發到電芯的開發,系統的開發,仿真,測試全平臺可以完成客戶對我們所有開發的需求,這是捷威動力另外一個競爭的優勢。
還有一個優勢,我們的這個產品在市場上已經經歷過了市場的檢驗,并不是一個我們剛剛推向市場,市場并不了解我們捷威動力產品到底是什么樣的質量水平,什么樣的性能水平,我們最早的產品是2013年就已經裝車了,到今天已經過了10年的使用周期了,行駛里程最長的車輛已經超過40萬公里,所有的產品在市場上裝車已經突破了25萬輛,所以在市場的10多年當中給捷威積累了一個比較良好的市場口碑,客戶對于捷威產品力,對于我們質量的管控是有充分的信任度的,這個在未來的競爭當中也是捷威的一個優勢。
網通社:我們這邊了解到捷威動力有一個海綿系統,您能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系統的特點和在業內的優勢嗎?
閭陳立:海綿系統是今年我們向市場推出的一個極具創新性的產品,因為用戶在使用新能源車,使用電池的時候有幾個比較主要的痛點,第一個比如說電池的壽命,第二個是續航里程,第三個是安全性。這三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能源車未來的發展的速度,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從電芯上怎么解決,另外從電芯的使用上也很關鍵,我們怎么能夠優化這個使用的環境?所以說我們推出了這樣的海綿系統,所謂的海綿系統主要是有兩方面的含義:
1、電池系統是全浸沒式的系統,所有的電芯都是浸沒在冷卻液當中,這樣的組合形式使用方式帶來的好處是什么?首先是熱管理的效果特別好,我們說電池的壽命很多時候取決于電池使用過程中溫度的變化,這里比如說你的溫升和溫降有影響,這一塊電池和另外一塊電池的差異也有影響,我們希望在使用的過程當中都是保持非常舒適的環境,恒定的溫度,不管電池與電池之間,電芯內部等等,這樣的電池的壽命保持的最好。海綿系統通過全浸沒式的冷卻方式,溫度可以控制在5攝氏度以內,這個在業內來講絕對是最頭部的溫控水平,溫度控制住了電池的壽命變長。
2、續航里程,除了電芯的能量密度指標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在有限的空間里面能夠放多少電量進去,因為整車的底盤尺寸是有限的,不是無限的隨便往里面放電池,是有限的空間,電量越多續航里程越長,大家很關注的成組效率,我們使用的全浸沒系統取消了冷板的結構,不管是底部的還是電芯之間的冷板勢必就減少了電池和電池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成組效率,現在可以達到70%以上,在整個行業當中也是頭部的水平,所以在單體的空間里面帶來更多的電量續航就長了。
3、安全。當然我們要保證電芯本身的安全,電芯不能出問題,另外一個角度我們要說的是如果說電芯在使用過程當中出現了一些意外情況,我們怎么能保證這樣的問題能夠及時的被控制住?被扼制住不要進一步擴散,我們稱之為熱擴散(熱擴展),冷卻液本身是絕對的阻燃的,一旦發生了某一個電芯熱失控,冷卻液可以很快把這個電芯的熱量帶走,同時電池包系統密封又可以阻隔氧氣進入。另外,通過“氣液分離”結構設計,精準控制氣液分離閥的開啟,實現熱失控定向排氣,使熱“失控”轉變為“可控”滿足“零”擴展需求,一個電芯出了問題,其他的電芯完全不受這個電池的影響,對于消費者的安全就能起到強有力的保證。
這三個解決了我們在新能源車使用過程當中的最主要的痛點的問題。另外我們稱之為海綿還有一個原因,我們在系統的結構建設當中采用了大量的發泡金屬結構件,本身是吸能的,遇到事故的過程當中把能量吸收掉,避免電池本身受到碰撞擠壓,也是進一步提升了產品安全性。
網通社:我們了解到3月底捷威動力鹽城二期已經量產了,未來的產能規劃是什么樣的?
閭陳立:在去年的8月份,捷威動力做了一個品牌戰略的發布會,我們提出來一個戰略稱之為“25000”,這個其實有2層含義:
1、即“2025年實現100GWh動力電池生產能力,并實現所交付產品零0缺陷”。
2、就像剛剛您講的,這個產業現在還是很有機會,又很有挑戰,我們用一個比較文學點的詞是長坡厚雪這樣的賽道,是不是有點類似于2萬5千米的長征,目標明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艱難的,得趟過草地爬過雪山才能到達勝利的地方,未來這段時間還是整個行業應該要蜂擁前進的過程,所以我們稱之為25000戰略。
現在鹽城基地已經量產,長興基地正在建設18GWh,建成后我們的產能就能達到25GWh的水平,今年、明年、后年還會有新基地項目的落地,比如說安徽的項目,比如說我們在湖北的項目都會逐步的展開,所以目標還是2025年形成100GWh的目標。
網通社:我這邊了解到在動力電池這方面,因為去年是中國電動車高速發展的一年,也是世界新能源車開始高速發展的一年,今年其實增速可能照去年有所放緩,但是也是在高速發展過程當中,這個機會肯定是很大的,但是速度肯定不會像以前那么快,在這種情況下動力電池這一塊我看有一些人說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包括產能過剩,包括電池回收,因為產能過剩意味著電池回收會受阻,因為電池我們都知道在環境保護,在可持續發展這方面會有一些問題,對于這塊有什么看法?
閭陳立:首先講整個市場的發展,今年的第一季度確實整個市場是跟去年的火熱相比有一個沉淀的過程,稍微冷靜一下,這個我覺得也很好理解,如果說我們去看電池這個產業過去這些年的發展,你也能看到這樣的波浪型上升,或者是螺旋型上升的過程,為什么今年的年初會有這樣的冷靜的過程?我覺得幾個因素擠壓造成的。
第一、大環境,因為電動車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擠壓了燃油車,新事物和舊事物勢必拉扯,燃油車有一波比較劇烈的降價的趨勢,這一波可能會使燃油車在這段時間里面擠壓了新能源車的銷量,但是我們的判斷這是用通過降價的方式擠壓市場是短期的過程,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認可,包括使用過新能源車的人再選擇的時候依然選擇新能源車,因為成本低,維護簡單這樣的優勢,所以在市場方面的回調是短期的。
第二、整個行業角度,去年快速的拉升導致整個行業處于有一點過熱的狀態,勢必會帶來一些變形,比如說供需關系的過程,去年也形成了一定的庫存,包括原材料包括電池等等,這些庫存在今年的第一季度也都已經消耗了,新能源車銷量上面沒有變,增長只是有點慢,整個庫存方面逐步也在消化的過程當中,從4月份開始看到產業處于慢慢恢復的過程了。
第三、因為去年快速增長導致整個產業成本的結構有一些變形,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利潤都是在上游集中,對于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技術比較集中的電池企業沒有那么友好,通過這樣的冷靜期以后我們看到的而是整個產業,可能在接下來的發展會變的更加的健康,原材料價格也在回調理性的水平,這樣整個產業從上游到下游大家都有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反而會對整個產業下一步健康的發展更有利,我們還是非常堅定的看好這個產業的發展,從今年的2月份開始還是處于增長的趨勢,今年預測目標大概率還是能夠實現的。
網通社:好的,感謝閭總參加我們的采訪。
(圖/文網通社尹建偉)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