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是什么時候從中山分出去的
近日中山珠海接替深圳成為風暴中心,希望他們能盡快渡過難關取得勝利。
1979年珠海從佛山地區中分離獲得金灣建市,后來又獲得斗門,接著把斗門分成新斗門和金灣。因此大家會覺得中山把珠海行政上一分為二了,但香洲和斗門(金灣)歷史以來就是兩個獨自存在的縣區。斗門(金灣)劃歸珠海時間并不短但是發展遠不如香洲區。香洲區早早就是經濟特區,接著又搞了橫琴新區、唐家灣高新區等。更奇怪的是珠海在2001年把出海口和機場所在地又從斗門單獨劃出來成立金灣區,斗門區徹底成了山區。
2020年香洲區GDP為2347.53億元、金灣則為700.4億元、斗門區為434.01億元,經濟差距達到了非常極端的地步,可以說香洲區是二線城市、金灣斗門是五線城市。而中山剛好就夾在中間,香洲區的產業專業優先考慮臨近珠海的幾個鎮比如坦洲鎮,而不是隔著海灣的斗門金灣。這就是中山從經濟上把珠海一分二。
珠海目前沒有能力把斗門金灣發展起來縮小貧富差距,在很長一段我們還是會看到一個一分二的珠海。
珠海名字的由來
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命名而來。
1953年4月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將漁民縣正式定名為珠海縣,1953年5月1日,珠海縣正式成立。于5月25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確定珠海縣的區、鄉名稱,數量及范圍,共有4個區、44個鄉。1979年3月5日,珠海縣改為珠海市。同年11月定為省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