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賽有哪些規則?
1964年,排球運動首次亮相日本東京奧運會賽場,有10支男隊和6支女隊參加了比賽。 至2004年雅典奧運會,排球運動進入奧運會這個神圣的殿堂已經整整40個年頭。然而還是有很多朋友對排球運動有哪些基本規則不太了解,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科普一下吧。
排球運動基本規則
一、排球每一方不得擊球過網超過三次,也就是說一回合中,任何一方擊過攔網超過三次便是失敗對方得分,當然這種情況很少見的。
二、運動員一次只有一次有效擊球,不得擊球兩次,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位擊球,只要能使球不落入本方境地。
三、擊球時不能觸網,否則失敗。我們經常看到講解員說某某某觸網了,然后對方得分,其實指的就是這個。
四、一局得分滿25,或者此基礎比對方高倆分,贏三局才算最終勝利,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若四局比賽打成2比2平,第五局便只打15分即可,或在此基礎上贏對方倆分,第五局這么設定我猜可能是照顧運動員的體力吧。
五、相信大家對中國女排的一個個子很低的人很有印象吧,而她則是屬于自由人,什么是自由人呢?即是防守專家,能夠迅速的救球,而且為了區別,她的衣服也與其他人不同,但是不能發球的哦。
六、每場比賽只有六次換人名額,大家一定聽到講解員說過,某某方、雙方還有最后一個換人名額,指的就是用完五次了。
每個隊在每局比賽時都只有倆個暫停的機會,所以教練都會把握住這倆次機會給隊員出謀劃策,或者只是為了使隊員休息休息,不用白不用嘛。
排球比賽可以叫幾個暫停?
一群人圍著電視機看奧運直播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是隨著里約奧運會酣暢淋漓的女排之戰讓人們領略到了奧運精神和運動員的偉大。很多朋友對排球運動有哪些基本規則不太了解,對排球比賽可以叫幾個暫停也不太清楚,那么由小編向大家介紹介紹吧。
現今的排球比賽賽制為五局三勝制,前四局中當一方先達到8分或16分時進入技術暫停,技術暫停時間為一分鐘;而每隊在一局中還有兩次暫停機會,每次暫停30秒,所以前四局中每局最多可有六次暫停,總時長最多為4分鐘。
在最后一局決勝局中,由于采用15分制短局決勝,為了使比賽更激烈,所以沒有技術暫停,但每隊仍有兩次暫停機會,時間仍為30秒。所以在決勝局中最多有四次暫停,總時長最長為2分鐘。在決勝局中當一隊率先達到8分時,兩隊互換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