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是什么做的?
肉松是將肉煮爛,再經燴制、揉搓而成的一種營養豐富、易消化、食用方便、易于貯藏的脫水制品。除用豬肉外。還可用牛肉、兔肉、魚肉等生產各種肉松 。肉松是我國著名的特產,按形狀分為絨狀肉松和粉狀(球狀)肉松。豬肉松是大眾最喜愛的一類產品 。
肉松或稱肉絨、肉酥。肉松是將肉除去水分后制成的粉末,它適宜保存,并便于攜帶。從蒙古帝國早期,成吉思汗馳騁歐亞作戰時的干糧就是肉松和奶粉。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的記述,蒙古騎兵曾攜帶過一種肉松食品。肉松制作簡單,無需"秀潤加工",蒙古早期便已完善。清朝的前身大金并無肉松傳說,而后金清朝被蒙古飲食影響,隨之納為己用。
用牛肉、羊肉、豬瘦肉、魚肉、雞肉除去水分后而制成的,肉松是亞洲常見的小吃,在蒙古、中國、日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都很常見。一般的肉松都是磨成了末狀物,適合兒童和老年人食用,將肉松拌進粥里或蘸饅頭食用,或加入紅糟、白糖、醬油、熟油精制成。
由于豬瘦肉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鈉離子,而大量的醬油又帶來了相當數量的鈉離子,因此飲食中需要限制食鹽的朋友要少吃點。另外,由于加工過程中還加入了白糖,使得原本瘦肉中含量很低的碳水化合物也增加了許多。有些肉松還加入了大量脂肪,味道更加香美,但是所帶來的能量也增加了不少。肉松熱量都遠高于瘦肉,屬于高能食品,吃的量和頻率都要有所控制。
肉松面包回民能吃嗎?
回民可以吃肉松面包。
因為回民的飲食習慣是清真風格,而肉松面包是一種清真風格的食物,它不含任何禁忌的成分,所以回民可以吃肉松面包。要做肉松面包,首先要準備好面粉、豬油、白糖、鹽、酵母、牛奶、蛋白、肉松等材料。然后,將面粉、豬油、白糖、鹽、酵母混合攪拌,加入牛奶、蛋白攪拌均勻,揉成面團,放入溫暖的環境中發酵,發酵至2倍大,揉成小圓面團,放入肉松,搓成圓形,放入油鍋中煎至金黃色即可。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在做肉松面包時,要注意控制發酵時間,發酵時間過長會影響口感,發酵時間過短會影響發酵效果,所以要把握好發酵時間,以保證肉松面包的口感和發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