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作為一種金屬元素,在多個行業內都有重要應用,尤其是我們今天所開的新能源汽車,就多數采用的是三元鋰電池或磷酸鐵鋰電池。不過就在最近,有一則消息指出,歐盟或將鋰列為有害物質,原因是在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HCA)的一項提案中,將碳酸鋰、氯化鋰和氫氧化鋰歸類為了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材料。那么,這是否會對動力電池行業產生影響呢?
歐盟或認定“鋰”為有害物質
6月8日午間,據海外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目前正在評估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HCA)的一項提案,該提案將碳酸鋰、氯化鋰和氫氧化鋰歸類為了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材料。
盡管這項提案并未直接禁止進口鋰,但是如果落實為法律,將使加工、包裝和存儲更為嚴格,從而增加鋰加工商的成本。
歐盟委員會的一名官員證實,該機構正在評估這項提案,但并未透露更多細節。據悉,歐盟委員會將于7月5日至6日召開會議,討論是否將鋰等材料列為有害物質,最終決定預計將于2022年底或2023年初做出。
對此,全球鋰業巨頭雅寶Albemarle表示,如果歐盟將鋰列為有害材料,那么公司將不得不關閉位于德國朗格爾斯海姆的工廠。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歐洲大力推進碳中和,同時推廣新能源車普及之時,將鋰列為有害物,或成為其電動電池本土供應鏈發展的一大阻礙。
根據《歐洲氣候法》草案,歐洲計劃于2050年實現碳中和,在2030年時,歐盟的電動汽車保有量就將達到3000萬輛,而鋰作為制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不可或缺的原材料,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據歐盟委員會在2020年9月發布的一份關鍵原材料戰略規劃估算,到2030年,歐洲鋰需求量最多可為2020年的18倍,到2050年時為60倍,而歐盟也一直在尋求實現鋰的本土供應。
加速歐洲市場布局 中國鋰電池裝機量位列世界第一
在全球市場,中國是最大的鋰礦生產商,同時也是最大的鋰電池裝機商,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據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榜顯示,在TOP15排名中,中國鋰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遠景動力、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億緯鋰能、欣旺達、瑞浦能源、力神)占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裝機量達到了150.7GWh。
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榜 | ||||||||
排名 | 企業名稱 | 裝機量(GWh) | 市場份額(%) | 配套重點車型 | ||||
1 | 寧德時代 | 93.7 | 32.1 | Model 3、Model Y、大眾ID.3、小鵬P7、理想ONE、蔚來ES6、蔚來EC6、標致e-208、國產LYRIQ | ||||
2 | LGES | 60.3 | 20.6 | Model 3、Model Y、大眾ID.3、雷諾Zoe、奧迪e-tron、Kona EV、雪佛蘭Bolt、保時捷Taycan、I-Pace | ||||
3 | 松下 | 46.6 | 16.0 | 特斯拉車型、卡羅拉PHEV、奕澤E擎、豐田C-HR EV、雷克薩斯ux300e | ||||
4 | 比亞迪 | 24.0 | 8.2 | 比亞迪所有車型 | ||||
5 | SK On | 14.4 | 4.9 | 起亞NIRO、Kona EV、起亞Soul | ||||
6 | 三星SDI | 9.7 | 3.3 | 斯柯達Enyaq iV、菲亞特500、大眾up! | ||||
7 | 中創新航 | 8.6 | 2.9 | AION S、AION Y、AION V、長安逸動、奔奔E-Star、宏光MINIEV | ||||
8 | 國軒高科 | 7.1 | 2.4 | 宏光MINIEV、思皓E10X、奇瑞eQ1、零跑T03、奔奔E-Star、幾何EX3、歐拉好貓、威馬E5 | ||||
9 | 遠景動力 | 4.1 | 1.4 | Leaf、NV200、歐藍德 | ||||
10 | 孚能科技 | 2.9 | 1.0 | AION V、AION S、北汽EC5、奔騰B30 | ||||
11 | 蜂巢能源 | 2.4 | 0.8 | 歐拉好貓、歐拉黑貓、歐拉白貓 | ||||
12 | 億緯鋰能 | 2.3 | 0.8 | 小鵬P7、小鵬G3 | ||||
13 | 欣旺達 | 2.2 | 0.8 | Spring Electric EV、景逸S50 EV | ||||
14 | 瑞浦能源 | 1.8 | 0.6 | 威馬EX5、威馬W6 | ||||
15 | 力神 | 1.6 | 0.5 | 風光E1、思皓E20X | ||||
制表:網通社 Internet Info Agency |
而這些制造商無一例外的,都成為了各大汽車廠商合作的目標,如寧德時代就為特斯拉、大眾、小鵬、理想、標致和凱迪拉克等品牌供貨三元鋰電池;比亞迪則全面采用了自家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而中創新航、國軒高科等鋰電池生產廠商的合作汽車品牌同樣不少,如廣汽埃安、長安新能源、奇瑞、零跑和歐拉等。
另外,國內鋰電池制造商的目標還不只限于中國市場,在歐洲,包括寧德時代、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等廠商均有所布局。其中,寧德時代更是在2017年,就成立了法國子公司;2018年,寧德時代決定在歐洲建立首家海外工廠,總投資18.7億歐元,而在近日,寧德時代還獲得了歐洲經濟委員會新法規下的首張準入證書,得到了在未來持續出口歐洲經濟委員會成員國動力電池系統的敲門磚。不過近日出現的“鋰害”言論不知道是否會對寧德時代的歐洲發展造成影響。
鹽湖提鋰板塊迎小幅震蕩 27只股票出現下跌
受新能源汽車行情回暖影響,前期經歷回調的鹽湖提鋰概念股近期表現亮眼。5月以來,21只概念股中僅2股股價累計漲幅錄得負值。爭光股份、億緯鋰能、比亞迪、兆新股份、賢豐控股等7股全部累計上漲超30%。
昨日,雖然“歐盟或將鋰列為有害物質”的信息爆出,但是并未對鹽湖提鋰板塊造成太大影響。據同花順顯示,昨日鹽湖提鋰板塊指數一度大漲超5%。個股中,西藏珠峰封板,爭光股份20CM漲停,西藏礦業漲超7%、久吾高科、西藏城投等盤中一度漲超6%,億緯鋰能盤中大漲近8%。
今日,鹽湖提鋰板塊經歷小幅震蕩,跌幅達2.37%,共有27只股票出現了價格下跌,資金凈流入-11.97億元。其中,跌幅最大的達到了13.42%,為唯賽勃;跌幅第二的為爭光股份,下跌幅度為11.31%。
不過據相關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新能源車銷量、儲能需求的持續增長,以及上游鋰資源開采進度緩慢、海外部分礦產開發不確定性較高等因素的影響,未來幾年鋰行業供需將持續維持緊平衡狀態,特別是在2022年年初鋰板塊大幅下跌的背景下,該板塊有望伴隨市場復蘇迎來更好的布局機會。
應加快鋰電池、氫燃料電池并行步伐
實際上,除鋰電池以外,氫燃料電池同樣是實現碳中和的有效路徑。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首次將氫能產業列入國家中長期能源發展規劃并出臺單獨文件,將氫能定位為國家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將其作為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為我國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路線描繪了宏偉藍圖。
《規劃》提出,到2025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萬-20萬噸/年,成為新增氫能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相較于鋰電池,氫燃料電池的推廣確實更加困難,一方面是由于氫燃料電池車的造價太高,另一方面是因為其配套的建設更加“燒錢”,僅建設一座加氫站就要約2500萬元,這還不算地價、施工建設投資和后期運營的費用。
不過面對歐盟可能將鋰認定為有害物質,氫能源電池的放量降本確實還是應該盡早提上日程,因為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技術路線之一,氫能源電池是有望與鋰電產業鏈形成“雙雄”格局的,且自身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
寫在最后:在“雙碳”背景下,各國家、各地區都在加緊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但是在發展背后,我們也不可忽略其可能存在的風險。如果鋰真的有害,那么勢必將影響到鋰的加工、包裝以及儲存等工序,不過這些對于鋰電池的需求量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面對有可能存在的風險,我們還需未雨綢繆。
(圖/文 網通社 王磊)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