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深藍SL03于7月25日正式上市,CEO鄧承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的目標,至少要把這個產品(長安深藍SL03)做到一萬七八一個月的量,上市后第一個月至少收到5萬臺訂單”。而且,按照鄧承浩的計劃“9月份長安深藍SL03過萬輛,11月份到15,000輛左右,12月份沖到一萬七八。”
據官方公告顯示,長安深藍SL03在上市后短短33分鐘訂單突破10000輛。后期,長安深藍官方又發布消息稱,長安深藍SL03上市累計訂單已突破4萬輛。
一個非常光鮮的開端,然而,當時間來到上市后的第三個月,累計銷量還沒有超過1萬臺,一方面,官方宣稱受到重慶限電停產的影響,另一方面,在二級市場出現了優惠超兩萬的車源。到底是產能不足?還是降價甩貨,懷疑的同時也讓人覺得多少有些違背常理。
(資料圖)
根據乘聯會的銷量數據,長安深藍SL03在8月份的銷量數據為879臺,9月份的銷量數據為2708臺,(長安官方交付數據為 5825 輛)其中包含上險量、批量、零售的統計差異,暫時不做深究,但8月、9月的銷量累積,還遠沒達到上市半小時的訂單量,更不用說4萬的累計訂單了,訂單真實性令人懷疑。
長安汽車&長安深藍月銷量(輛) | ||||||
2022年9月 | 2022年8月 | 2022年7月 | 2022年6月 | 2022年5月 | 2022年4月 | |
長安汽車 | 83727 | 82814 | 93985 | 87443 | 56089 | 41954 |
長安深藍 | 2708 | 879 | - | - | - | - |
數據來源:乘聯會 |
限電導致產能受限,缺乏事實支撐
對此,長安深藍的官方解釋是受到8月重慶工廠限電的影響,但根據官方通告,長安深藍工廠從8月15日開始限電暫時停產,但在8月底,重慶地區用電緊張問題全面緩解,也就是說,限電影響生產僅持續了半個月。另外,可以對比“長安汽車”的銷量,8、9月份銷量都在8萬臺以上,甚至超過了上半年多數月份的銷量,由此可見,限電并沒有對“長安汽車”造成影響,而深藍作為長安汽車的重點孵化子品牌,肯定集齊眾多優秀資源,因限電停產,顯然說不過去。
宣稱產能不足的同時,市場出現降價車源
小編發現,在當前“極其有限”的產能下,居然可以滿足深藍的交付,并且還有富余的車源流向二級市場,在終端已有超過兩萬元的現金優惠。假如是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不會出現優惠情況。讓人不禁產生這樣的懷疑,“產能是夠的,就是車賣不掉了”。
深藍首車“出師未捷”,改變傳統車企形象刻不容緩
長安深藍SL03的銷量低迷,主要還是因為沒有找準定位,盲目與BBA、特斯拉去進行對比,但實際產品力卻不足以支撐,長安長期的廉價產品定位讓品牌向上乏力,在僅有的不足一萬臺的交付中,已經出現了不少產品的投訴,在產品以及服務方面,深藍還是有進步的空間。
深藍SL03作為全新品牌深藍的首款車型,未來還會有“SL02、SL01”等車型,但首款車型深藍SL03在市場上的受挫,多少有點“出師未捷”的感覺。深藍品牌與特斯拉相比,不僅是產品方面,在用戶體驗方面,深藍不會像新勢力一樣有迅速的反應能力,也不會像新勢力一樣去聽從用戶聲音。在這一點上,深藍雖然是一個全新品牌,但骨子里還是非常傳統的車企形象,從這個維度來看,“長安”是其僅存的質量背書,“去長安化”會讓深藍這個新品牌一無所有。
(圖/文 網通社 冷博文)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