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價換量的戲碼在豪華品牌身上愈演愈烈。
今年10月份,國內在售的主流豪華品牌上險數據顯示,除凱迪拉克和林肯外,包括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品牌上險量同比均為增長趨勢。但意想不到的是,網通社統計的8家豪華品牌中,所有品牌環比數據均為下降趨勢。
BBA仍處大幅領先態勢,降價促銷嘗甜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前網通社在統計合資品牌銷量時發現,合資品牌銷量份額的下跌不僅與自主品牌的“內卷”有關,更與豪華品牌價格下探密不可分。
今年10月,寶馬、奔馳、奧迪分列豪華品牌單月上險量前三名,這種態勢已持續多年之久。其中,寶馬(以下數據均包含進口車)10月共上險60,405輛新車,同比增長2.5%,環比下跌19%;奔馳10月共上險59,481輛新車,同比增長20.1%,環比下跌12.6%;奧迪10月共上險45,925輛新車,同比增長30.7%,環比下跌20%。
不難理解,2021年下半年車市處于復蘇期,2021年汽車銷量整體扎堆下半年,加之中國在2019年進入汽車存量時代后,近兩年購車需求一再降低,導致豪華品牌在進入年底之前出現同比下跌,屬合理現象。同比來看,年關將至,今年國家燃油車型購置稅補貼起到了提振汽車消費的作用,趕在最后的風口,加之經銷商的大幅優惠,年底前各月出現同比增長屬必然現象。
具體車型來看,寶馬品牌中3系、5系、X1、X3仍是銷售主力,5系更是以超過13,000臺的上險量排名中大型轎車前列。X1由于面臨產品換代,老款車型最高優惠幅度已達7萬5千元,是推動X1保持銷量的重要因素。令人意外的是,X5在10月交出了7,212輛新車的上險數據,國產后的X5由于價格更加優惠,成為多數用戶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寶馬i系列兩款拳頭產品i3和iX3分別上險1,414輛和2,559輛新車,有希望在未來打入主流電動車市場。
奔馳方面,C級、E級、GLC和GLB撐起其10月新車上險量。筆者曾探訪奔馳經銷商獲悉,目前奔馳C級最高優惠能夠達到12萬左右,相比起上半年3至4萬的優惠幅度,目前的優惠可謂是價格大跳水。顯然,奔馳能夠從中獲得更大的銷量,且有利潤可循,在目前復雜的汽車市場中謀得穩定的生存空間才是奔馳經銷商發展的重點。較為遺憾的是,奔馳EQ系列仍未能達到理想的市場水準,在接連推出EQS和EQE后,奔馳著眼于高端電動市場的計劃尚未見成效,由于用戶在看待純電動市場的方式與傳統產品不同,強如奔馳也需要重新打造電動品牌口碑。
奧迪相較于奔馳寶馬上險量稍顯暗淡,銷量最好的車型A4L單月上險量位9,520輛,并沒有過萬。其次的Q5L上險量為92,43輛,另一款走量車型A6L上險量為8,076。目前A4L經銷商優惠電話報價在6萬元左右,同樣已經將整車價格下探到25萬至30萬之間,且中低配車型落地價基本不超過30萬。Q5L同樣有著較大的優惠幅度,兩款產品保證了奧迪近一半的上險數量。
第二梯隊展開激烈廝殺
除BBA外,目前處于第二梯隊的三家豪華品牌雷克薩斯、沃爾沃和凱迪拉克競爭較為慘烈,且各有各的制勝法寶。
本月上險量排名第四的豪華品牌是凱迪拉克,新車數量達15,820輛,雖排名第四,但凱迪拉克是這三家車企中唯一同比環比雙下跌的品牌,同比下降8.1%,環比下降18.1%。具體車型方面,凱迪拉克依靠CT5和XT5兩款品牌中端車型撐起品牌的交付量,據凱迪拉克銷售介紹,近幾個月凱迪拉克除了需大力宣傳旗下首款純電車型銳歌外,主銷車型就是CT5和XT5兩款產品,從配置、空間、價格綜合看來,這兩款車是目前凱迪拉克最具性價比的車型。市場方面,目前CT5終端優惠大約在5至6萬,雖沒有CT6的8至10萬優惠夸張,但畢竟車價基數較低,配置絕不含糊,也令CT5成為同級性價比最高的車型之一。而十月銷量數據顯示,CT5已超越寶馬3系。
沃爾沃今年的表現堪稱出色,10月份上險量達到14,574輛,同比增長33.7%,環比下跌10.7%。除XC60銷量較為突出外,其他主銷車型XC90、XC40、S90和S60銷量較為平均。與凱迪拉克一直以來的銷售策略類似,沃爾沃同樣是以經銷商終端優惠引流,加之“安全”標簽的加持,沃爾沃在將同級產品價格下探至合資品牌水準后,銷量隨之水漲船高。目前,沃爾沃著力電動化布局,2025年將全面實現電動化,屆時將是沃爾沃另一個爆發的契機。
雷克薩斯依然未能擺脫近兩年的銷量問題,10月上險量為13,871輛,同比增長60.5%,環比下跌12.9%。得益于整車進口及優秀的售后體驗,雷克薩斯在產品方面信心滿滿,且非常相信自身的品牌力,價格戰從來不存在于雷克薩斯的品牌基因里。以疫情為主要因素,整車進口受到阻礙是導致雷克薩斯近期銷量表現不佳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來看,用戶的消費理念更趨于務實和性價比。去年和今年筆者都曾探訪過雷克薩斯經銷商,加價取消了,購車方向也從銷售主導變成了用戶主導,僅靠產品可靠和售后服務無法提振雷克薩斯的銷量。
以價換量不是個別所為,而成了“全民狂歡”
盤點豪華品牌銷量時筆者發現,同比實現增長的車企在近期內均有個別車型處于令人意想不到的優惠狀態,此前僅二線以后的豪華品牌會階段性的進行降價促銷,而現在,包括BBA在內的豪華品牌均已在以前較為可觀的基礎上加大了優惠力度。
另一個角度來看,雷克薩斯的平價行為同樣印證了價格是目前豪華品牌的最大殺器。自主品牌10月銷量份額超過50%,進一步壓縮了合資品牌的銷量空間,另一方面,豪華品牌的價格下探是壓垮合資品牌銷量空間的最后一根稻草。
當豪華品牌主銷車型價格控制在20萬至30萬之間,合資品牌旗艦車型便將承受巨大的銷售壓力,這種壓力不僅關乎產品銷售,對品牌同樣也有著較大的沖擊力。加之消費升級以及疫情狀態下用戶消費觀念的改變,“買好的,用好的,買精的”或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大消費趨勢。以此為前提,豪華品牌的價格戰便會愈演愈烈,只要在保證利潤的情況下,若能在價格上給予消費者優惠,實現另一種層面上的“薄利多銷”,豪華品牌“以價換量”何樂而不為?
(圖/文 網通社 劉嵩)關鍵詞: 雷克薩斯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