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電子化的程度不斷深入,去物理操作和機械結構已成為主流,因此你能看到如今的車輛正在用觸控和語音來取代物理按鍵、用線控轉向代替機械轉向、用流媒體內后視鏡來代替傳統內后視鏡等等,而這還遠遠沒有結束。
(資料圖片)
近幾年,電子外后視鏡成為了焦點,然而由于國內現執行的國標(GB15084-2013)限制,國內尚未有搭載電子外后視鏡的量產乘用車出現,但隨著新版國標《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GB 15084-2022)將于今年7月1日開始執行,這個局面會有所轉變,你將會在今年下半年看到越來越多搭載電子外后視鏡的車型涌現。
# 什么是電子外后視鏡
電子外后視鏡(Camera Monitor System,CMS)是用攝像頭與監視器的組合來取代傳統的光學外后視鏡,顯示模式為外部攝像頭采集圖像,處理后在座艙內的顯示屏中顯示。
為什么電子外后視鏡開始興起?我們還是先從傳統光學外后視鏡有何局限性開始入手,比如說我們經常會遇到的情況:傳統外后視鏡的視野固定;夜晚或昏暗的環境下清晰度差;在惡劣天氣時,尤其是下雨或下雪天,由于需要間隔被雨雪覆蓋的側窗觀察,視線會被干擾;側窗和外后視鏡在冬天容易起霧,影響視線等等,然而這些問題在電子外后視鏡中均可輕松化解,從而提升了安全性。
具體來說,在電子外后視鏡上會采用高分辨率的外置攝像頭,并使用高動態范圍成像技術HDR自動進行光線補償,實現亮度調節。與此同時,攝像頭的外層還會加入很多涂層以及配備加熱的功能,使其遇到雨雪、沙塵天氣時攝像頭表面依然干凈,以提供清晰成像。而位于車內的高清屏幕,即使在惡劣條件下,駕駛員的視線也不再受到車窗的影響。此外,打轉向燈進行轉向或并線時,電子外后視鏡還能提供更廣的視野來消除盲區。
除了能夠幫助駕駛員提升駕車安全以外,由于電子外后視鏡外部僅有一顆攝像頭,占用面積很小,因此設計師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間來設計出更酷炫的外部造型。并且,還能有利于減少空氣阻力和降低風噪。
# 不少品牌已做好準備
今年年初,路特斯宣布旗下ELETRE在國內提供流媒體外后視鏡的選裝服務,所有選裝路特斯流媒體外后視鏡配置的車輛,最早將于國家標準《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GB 15084-2022)實施日(2023年7月1日)開始交付。
ELETRE流媒體外后視鏡的選裝價格為1.6萬元,S+車型還可通過選裝外飾碳纖維包升級為碳纖維材質流媒體外后視鏡。據官方介紹,這套流媒體外后視鏡相比傳統外后視鏡可增加50%的橫向視野,能進一步降低風阻、減少風噪及提升續航里程,并支持電動折疊和加熱功能,且攝像頭表面采用斥水材質,雨水無法停留。車廂內則使用了兩塊1280*720分辨率的LCD顯示屏,刷新率為60Hz,有15擋亮度調節。
作為路特斯的純電超跑SUV,ELETRE的價格達到了82.80萬-102.80萬元,這讓不少想要嘗鮮電子外后視鏡的朋友們犯了難。但也別著急,咱們還有接地氣的平民版車型——北京汽車魔方。
在去年7月,北京汽車魔方正式上市,其售價為15.39萬元的魔鏡版便是搭載電子外后視鏡的車型(部分車型也可選裝)。只不過,由于現行國標限制,目前該車型還未開啟交付,官網上的公告稱配備電子外后視鏡車型(含魔鏡版)的具體交付日期以國家相關法規實施和公告下發時間為準,這也意味著搭載電子外后視鏡的魔方最早或于今年7月1日開始交付。
在功能性上,魔方中所配備的電子外后視鏡將具備電動調節、視野放大、倒車輔助、自動防眩目和透霧的功能,且車內采用了兩塊7英寸的電子外后視鏡顯示屏幕。
其實,不止上述兩款車型在電子外后視鏡上有所動作。早在幾年前,奧迪和雷克薩斯就發布了帶有電子外后視鏡的產品。
2018年,在奧迪e-tron尚未正式亮相時,奧迪便發布了配有電子外后視鏡的奧迪e-tron官圖。在當時,帶有電子外后視鏡這項配置的車型在全球大范圍內不能合法上路,奧迪還與各國相關專家接洽,促進這種設備的合法化。
配備電子外后視鏡的奧迪e-tron在車內有兩塊7英寸的OLED屏幕,作為取代了傳統后視鏡的電子后視鏡顯示屏。駕駛員可以放大或縮小屏幕中的畫面,也能夠選擇三種預顯示模式中的一種。這些設置將調整電子后視鏡顯示屏在車輛行駛、轉彎、停車以及高速公路行駛等不同狀態下的畫面,并盡可能地幫助駕駛員采集到視線盲區中的路面狀況。
緊隨其后,在2018年9月,雷克薩斯官方宣布在日本為全新一代雷克薩斯ES提供電子外后視鏡,雷克薩斯ES也成為全球第一款搭載電子外后視鏡的量產乘用車型(當時配有電子外后視鏡的奧迪e-tron尚未量產)。
隨著電子外后視鏡在全球各國開始逐步合法化,以及我國也將于7月1日允許搭載電子外后視鏡車型上路,這也促使了近期推出的不少新車或是概念車配備了電子外后視鏡,比如說:捷尼塞思GV60、現代IONIQ 6等車型。
對于走在科技智能前沿及動作迅速的自主品牌和新勢力們,目前有關它們搭載電子外后視鏡車型的信息較少,但隨著7月1日新法規實施日期的不斷臨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搭載電子外后視鏡的車型亮相。至于那些已在海外發布電子外后視鏡車型的海外品牌,屆時或以選裝的方式在國內裝車。
寫在最后:對于某些功能而言,物理或機械結構是有它的局限性。電子設備的加入,則會彌補之前的不足,而電子外后視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電子外后視鏡不僅能在外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讓視線清晰,同時還可以與主動安全等功能相結合,從而全方位地提升安全性。不僅如此,它還有減少風噪、降低風阻等作用,這對于電動車來說也尤為重要。
(圖/文網通社張錦碩)關鍵詞: ELE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