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寶塔山、楊家嶺、棗園等革命舊址,王家坪革命紀念館、魯藝文藝紀念館、新聞紀念館、三戰三捷紀念館等39個場館都活躍著‘小小講解員’的身影。”
27日,在浙江省麗水市,陜西省延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宏蘭表示,紅色旅游成為延安文旅最亮的底色,五個革命紀念地被聯合評為5A級景區,2023年延安游客達到4198萬人次,旅游收入330億元。
當日,以“弘揚長征精神 攜手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五屆“紅軍長征論壇”在麗水舉行,贛州、遵義、延安、桂林、阿壩州、龍巖、黔東南州7個論壇城市以及信陽、瀘州2個新申請加入城市共同參加,突出“優勢互補、互利互惠、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攜手推動長征論壇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麗水是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在浙江開辟的第一塊革命根據地——1934年7月,為配合和掩護中央紅軍主力戰略轉移,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一度轉戰浙西南慶元、龍泉,取得竹口大捷;1935年3月,劉英、粟裕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肩負起先遣隊未竟的使命,誓死挺進浙江……
“近年來,麗水矢志不渝發揚革命傳統,以永做新時代‘挺進師’的奮進姿態推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努力讓革命精神綻放出耀眼的時代光芒。”麗水市委書記吳舜澤說。
如其所言,麗水爭當紅色資源價值轉化的先行實踐者,發布全國首個紅色鄉村建設市級地方標準,開展“紅色鄉村振興”“紅色旅游發展”兩大行動,打造“紅色文化+經典文創”“紅色文化+健康養生”等發展范例,走出了“紅色浙西南”與“綠色新麗水”相映生輝的老區振興發展新路。
地處浙西南山區,對麗水而言,推動高質量發展,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是新時代的“新長征”。
為此,麗水堅定不移保護綠水青山這一“金飯碗”,率先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改革,實現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20年保持浙江省第一,農民收入增幅連續15年位居浙江省第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全面綠色轉型。
與此同時,近年來,麗水深入推進“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變革實踐,重塑構建具有麗水特色的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其中,以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為特征的半導體全鏈條、中醫藥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崛起,為該市先立后破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奠定了良好基礎。
活動現場,《第五屆“紅軍長征論壇”合作共識》發布、第六屆“紅軍長征論壇”會旗交接儀式舉行,革命老區共商、共建、共享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不斷凝聚。
“我們要齊心協力推動長征沿線城市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邁進。”江西省贛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克堅建議,可聯合加強長征文化理論研究,開展學術研討、調查研究,共同講好黨的故事、長征故事、英雄故事;以國家長征文化公園的建設運營為契機,深入開展長征文化交流,攜手打造紅色課程和精品線路,合力把長征文化旅游做大做強。
吳舜澤表示,麗水期盼與大家共建區域協作長效機制——落實“紅軍長征論壇”合作共識,完善定期合作交流和專題會商制度,建立經貿、科技、人才、文化、旅游等各領域的全方位深層次合作機制,推動常態長效合作,實現互惠互利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