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王利文 攝
綿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明介紹,綿陽文旅融合發展聚焦特色資源、融合發展與主客同享。在聚焦特色資源方面,全地域塑造文旅品牌矩陣。李白IP實現創新突破,常態化舉辦李白故里文化旅游節,面向全球推廣“尋蹤李白故里”旅游線路,推出李白紀念館等文旅項目,構建“詩歌朝圣+國風體驗+鄉村研學”旅游鏈條;科技IP構建產業集群,四川兩彈城博物館等開放運營,北川通用機場開通低空旅游航線,“無人機升空+涪江賽博夜景”展現數字文旅魅力;作為“熊貓第一市”,綿陽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占全球22.4%,正加快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綿陽片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綿陽基地將于今年國慶前開園。
在聚焦融合發展方面,陳明表示,綿陽全鏈條推進業態升級。演藝經濟激活消費場景,虹苑劇場、綿州大劇院完成改造升級,原創音樂劇《將進酒》完成全國巡演并在江油駐場演出,今年綿陽已舉辦營業性演出722場,同比增長8.25%;文旅賦能開拓消費空間,推出文旅消費券、“涪江文旅一卡通”及青春卡,覆蓋川、渝、贛、湘多地消費場景,平武報恩寺、江油乾元山等借影視出圈;成立涪江文旅聯盟,打造涪江詩畫旅游風景道,九綿高速沿線旅游服務帶動景區游客量與綜合收入增長。
陳明稱,在聚焦主客同享方面,綿陽全要素優化服務保障體系。今年1至4月,全市文體娛規模企業達116家,主營業收入5.3億元、增長29.7%;升級景區設施,打造馬家巷等特色美食街區,推出綿陽米粉等“必吃”榜單,構建多元住宿體系,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品質;常態化開展“服務有情·賓至如歸”行動,節日期間免費開放公共停車場。
“綿陽既有李白詩歌的浪漫,又有科技的創新活力,更有熊貓家園的生態野趣。”陳明誠邀游客今夏走進綿陽,看無人機織就的科技星河,品米粉煙火滋味,體驗羌寨篝火熱情,在詩畫山水與創新熱土間留下難忘記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