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限價是指在連續競價階段的市價申報,申報內容應包含投資者能夠接受的最高買價(買入保護限價)或者最低賣價(賣出保護限價),是投資者以不超過某一特定價格(即保護價)買入或賣出股票或其他金融工具。
目前滬市主板(包含科創板)、北交所股票在連續競價期間采用市價申報的,均設置了保護限價。在市價委托時填寫一個保護價格,作為能夠接受的最高買家或最低賣價。
市價委托采用保護限價主要是為了保護投資者:
【1】買入申報的成交價格和轉為限價申報的申報價格不高于買入保護限價;
【2】賣出申報的成交價格和轉為限價申報的申報價格不低于賣出保護限價。
保護限價的設置有利于保護您的利益,防止當市價波動較快較大時,成交價可能買時偏高、賣時偏低,超出心理預期,或者當交易不活躍、掛單稀少時,以極高的買入價或極低的賣出價成交。
保護限價主要是在注冊制交易制度下才有的,并且股票保護限價的設置范圍不做限制,可以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填寫。
限價委托與市價委托的區別?
限價委托是投資者委托券商按其限定的價格買賣證券,券商必須按限定的價格或低于限定的價格申報買入證券;按限定的價格或高于限定的價格申報賣出證券。選擇限價委托需要投資者自行輸入委托價格。
市價委托是指投資者委托券商按市場價格買賣證券。投資者不用輸入委托價格,也不知道以什么價格成交,只能等成交以后查看具體的成交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