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親王指的是誰?
寶親王通常指的是和碩寶親王。
和碩寶親王是愛新覺羅.弘歷的第一個職位(他的職位有:和碩寶親王,皇帝,太上皇),清朝的親王的爵位。1733年(雍正)清朝雍正皇帝胤禛第四個兒子弘歷,被封為碩寶親王,后來弘歷于1735年登基,這個稱號沒有繼承。
弘歷是雍正皇帝胤禛的第四個兒子(實際上是第五個兒子),他年輕的名字叫“元壽”。其父藏于府中時封為雍親王,其母為親王(低階格格)妾室,生于雍書院如意室。他是雍正,皇帝最有才華的學(xué)者之一,從小就受到祖父康熙帝和父親的喜愛。雖然祖父母和孫子女相處的時間不長,但圣祖還是為他們精心挑選了好老師,并對他們進行了多方面的教育。許多記錄也表明康熙非常愛這個孫子。一些清代歷史學(xué)家認為,正是因為康熙帝認為弘歷在待人接物的方式上與自己非常相似,而且他十幾歲時就擅長武術(shù),對藝術(shù)創(chuàng)作著迷,所以把他傳給了他的父親。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皇帝秘密冊封弘歷為太子。當時,他的父親有四個兒子:弘時,弘歷,弘晝和福惠弘歷既不是父親,也不是長子。據(jù)說,由于雍正皇帝不想讓他的兒子卷入他所經(jīng)歷的奪取預(yù)備隊的戰(zhàn)斗,他把繼承的圣旨放在清宮“光明正大”的牌匾后面,直到他去世才能打開它。由于弘歷與恩威聯(lián)合行動,寬嚴相濟,雍正皇帝經(jīng)常任命他為欽差大臣,在京工作。政治能力,使其逐漸得到父親的青睞。
在雍正,住了五年后,他嫁給了富察氏,并在此之前有了一個妾室。六年后,他的一個妃子富察氏,生下了他的第一個孩子,永璜,長子。第十一年,弘歷被封為和碩寶親王。
乾隆帝即位后,采取“寬嚴相濟”的政策,先后在新疆、蒙古定居,并使四川,貴州等地繼續(xù)改革土地,回歸流動,人口不斷增長。在乾隆,的盡頭,它突破了3億大關(guān),約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在位期間,與康熙、雍正并稱“康雍乾史圣”(或康干史圣)38年(1773年),乾隆下令編纂《四庫全書》,歷時9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為了加強對漢人的思想控制,乾隆利用大興文字獄焚書遏制漢人反清思想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