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引起了哪些教育變革?
1.影響了教師的思想觀念傳統教學中,教師備課主要使用教案和相關參考書,課程資源饋乏,查閱起來太占用時間,在備課中,由于無法及時跟蹤當今所授學科最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根本讀不上“創新”二字。完全是以“教”為中心,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安排、掌握具有權威性。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已滲透到教育的各個方面,完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活動。以“學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正在進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隨之改變,教師不只是單一的知識的傳播者,而是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其主要職責應從“教”學生,轉變為“導”學生,師生交往趨于平等化、多樣化,推動學生不斷開拓創新,發展自己。為適應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教育活動的沖擊,在教育觀念上跟上時代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明確自己的職責,做課程的設計和開發者,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必須圍繞學生的發展而設計和展開,學習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完成。教師只有在思想上明確了自己應處的位置,才能在研究性學習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只有實現自身角色的轉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才能適應網絡時代教育發展的根本要求,才能適應未來教育的需要才能肩負起培養21世紀人才的重任。 2、影響了教師的角色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主演”的角色,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教師作為知識的復制者和灌輸者,主要
承擔著幫助學生記憶和存儲前人積累下來的知識經驗的教學任務。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特別是網絡的出現, 為教學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將課堂延伸到了網絡所能涉及的各個角落。在這種環境下教師也由場上的“主演”轉變為場外的“導演”, 成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伙伴、合作者和解決問題的指導者,從“教”學生,轉變為“導”學生。引導幫助學生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選擇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認知能力輔導學生利用各種便利手段獲取所需信息,并利用這些信息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做學生的朋友和榜樣,教導學生養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等各種優秀品質,培養其區分良莠信息的能力。整個教學過程是在教師參與、指導的過程中與學生心理的溝通, 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提高了自身教學素質。 3、影響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千百年來,教學是通過班級授課和黑板、粉筆來進行的。這種單一、簡單的教學手段只能將教育限制在課堂內進行?,F在這種教學手段越來越暴露出很大的弊端。信息的傳遞和接收應該充分利用人的各種感官來進行,而黑板和粉筆知識利用了人的視覺器官,所以人們很多器官的功能都被擱置起來。學校教育的整齊劃一也不利于全面發展各種各樣的人才。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到來,各種現代化教學方式紛至沓來。最初是幻燈、投影儀、電影、錄音、廣播、語音實驗室等現代技術廣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信息傳遞過程。到后來,衛星的運用、電子計算
信息技術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引起了社會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加快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信息資源成為繼物質,能源之后將成為信息化社會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世界變成一個地球村,如今人們能夠及時分享社會進步帶來的成果,減少地域差別和經濟發展造成的差異,這樣不僅促進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學習,還使文化更加開放化和大眾化。
信息技術促進了新技術的變革,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幫助人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科學難題,使得原本用人工需要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解決的復雜的計算,用計算機可能幾分鐘就能完成。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也正發生轉變。足不出戶可知天下事,人不離家照樣能辦事。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使得人們的學習內容更豐富,學習方式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