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介于東經119°30′~121°00′、北緯35°35′~37°09′之間,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臺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總面積為11282平方千米。其中,市區(市南、市北、李滄、嶗山、青島西海岸新區、城陽、即墨等七區)為5226平方千米,膠州、平度、萊西等三市為6067平方千米。
青島市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占青島市總面積(下同)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青島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巖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巖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
青島市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于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蒸發強;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
青島有什么自然資源?
海洋資源
青島市海區港灣眾多,是多種水生物繁衍生息的場所;膠州灣、嶗山灣及丁字灣口水域營養鹽含量高,補充源充足,異樣菌量比大陸架區或大洋區高出數倍乃至數千倍,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尤其是膠州灣一帶泥沙底質岸段,是發展貝類、藻類養殖的優良海區。該海區有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經濟無脊椎動物、潮間帶藻類等資源。
植物資源
青島市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青島老鸛草、青島薹草、膠州衛矛、青島百合。 青島地區植物種類豐富繁茂,是同緯度地區植物種類最多、組成植被建群種最多的地區。
動物資源
青島市在脊椎動物地理分布區劃上屬古北界華北區黃淮平原亞區。由于受暖溫帶海洋季風影響,氣候溫暖潮濕,植被生長良好,適宜動物棲息繁衍,但大型野生獸類較少。現代野生脊椎動物以小型動物為多見,已沒有大型猛獸或大型草食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