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和流通市值的區別是什么?
一般情況下,單個股票的市值通常是指總市值,而流通市值指在某特定時間內當時可交易的流通股股數乘以當時股價,體現公司目前流通規模的大小。
至于流通與否,就根據股票能否用來交易這點判斷,能用來在股票市場自由流通的,就是流通市值。總市值與流通市值之所以會出現不相等,是因為這個股票的股權還沒有全流通,所以流通市值小于總市值。當所有的股票都會是全流通的,那么總市值和流通市值就是一樣的。
總市值=公司總股本數×當時股價,體現出公司規模的大小。
流通市值=能夠交易的股票股本數×股價,體現公司目前流通規模的大小。
如果說總市值很大,而流通市值很小,也就是說這個股票看起來是個大盤股票,實際上能夠交易的數量很少,這樣一來就可能出現浮盈很多,但無法變現的情況。比如某股票有100份,只有10份可以交易,10股如果炒到100元,公司整體總市值為10000元,但實際上只有1000元可以自由交易,另外9000元是看得見的紙面富貴,不是能夠落袋為安。所以這樣的即使是大盤股,由于流通市值很好少,那么很容易被資金控制,形成短時間的超高股價。
股票流通市值什么意思?
股票流通市值是指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股份與市場價格的乘積,比如,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股份為1億股,其市場價格為10元,則其流通市值=1×10=10億元。
一般來說,流通市值大的股票,主力很難控盤,即個股上漲下跌需要較大的資金,這會導致個股的走勢比較穩定,不會出現急劇下跌,急劇上漲的情況,流通市值小的股票,莊家比較容易控盤,很容易導致個股走勢不穩定,出現急劇下跌,急劇上漲的情況。
流通市值會隨著市場價格上漲而增加,同時,當限售股解禁時,意味著限售股可以在二級上市進行正常的交易,增加市場上的流通股,從而增加流通市值。
總之,對于比較穩健型的投資者來說,選擇流通市值較大的個股較好。
關鍵詞: 市值和流通市值的區別是什么 單個股票的市值通常是指總市值 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股份與市場價格的乘積股票流通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