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浙江音樂學院主辦的首屆畬族音樂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在浙江音樂學院召開。開幕式上,浙江音樂學院與景寧畬族自治縣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為畬族音樂文化研究中心揭牌和為中心主任授予聘書。
大會共設置一個主會場及四個分會場,圍繞畬族音樂理論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構建、藍雪霏教授紀念專題及民族音樂學前沿問題展開討論。樊祖蔭、蕭梅等知名學者就大會議題進行了主旨發言,為會議奠定深厚的學術基礎。
當晚,“畬韻·同心·共鑄”音樂展演在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行,共呈現17個節目,涵蓋閩、浙、贛等地非遺畬歌及浙音畬族音樂新作。這些作品形式多樣,包括民族樂隊、歌劇、電子音樂等,展現了畬族音樂在現代語境下的創新傳承,為民族音樂傳播開辟了新視野。
11月3日,研討團隊赴景寧縣大均鄉采風,體驗畬族文化與習俗,并觀賞《畬秀·千年山哈》表演。
本次研討會匯聚百余專家及各民族代表,推動了畬族文化學術研究與非遺傳承,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畬族音樂創新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此次首屆畬族音樂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通過學術交流、音樂展演和田野采風等形式,有效促進了學術理論與實踐的深度結合,為畬族音樂的保護、傳承與創新提供了新思路。同時,會議以畬族音樂為紐帶,深化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構建,為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和文化強國建設貢獻了力量。未來,隨著浙江音樂學院與景寧畬族自治縣戰略合作的深入推進,畬族音樂文化的研究與實踐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蔡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