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份額等于買入金額除以買入的單價,所以持有的份額跟金額往往是不一樣的,除非你買入的單價是1元,那么持有的份額跟買入的金額在不算手續費的基礎上是一樣的,比如你買了1000元的理財產品,確認時是按照2元每份額的單價,那么你持有的份額就是500。
理財產品客服持有份額=客戶認購(申購)金額/認購(申購)清算日價格申購開放時段提交的申購及追加申購申請,清算日價格為當日的產品價格;非申購開放時段提交的預約申購申請或預約追加申購申請,清算日價格為下一銀行工作日的產品價格。
持倉金額和持倉份額不一致是怎么回事?
持倉金額和份額不一樣,是因為基金的金額相當于總資產,而基金的份額相當于購買的數量。簡單點說:持有金額就是當前基金值多少錢,持有份額就是當前購買的基金有多少份。
如:當前基金凈值是1元,那么1000元就能獲得1000份,此時基金資產和基金份額相同。但基金凈值變成2元時,此時購買只能購買500份基金。
以上計算方式不包含手續費,如果算上手續費,則會相應減少對應份額,份額不一定是整數。
因為凈資產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不確定,以凈資產的形式表示。產品凈值的漲落代表產品預期收益的漲落。例如,如果當天的凈值上升,意味著該產品是盈利的,而如果當天的凈值下降,則意味著該產品是虧損的。以基金產品為例,當日凈值低于上一個工作日凈值,則表示該基金當日虧損。需要注意的是,一天的凈價值下降并不等于投資損失,最終的預期投資回報是由購買時的產品凈值和銷售時的產品凈值決定的。例如,當一個投資者投資10萬元購買一個凈值產品時,其凈值為1。在持有期間,凈值不斷下降,但產品凈值最終逐漸上升。最后,投資者賣出的產品當凈值為1.1,所以投資者也是有利可圖的。
理財認購金額和持有金額不符
【1】虧了或者賺錢了,買了理財產品之后,是有虧本的可能性的,比如你前天買入的理財產品,昨天虧了幾十塊錢,那么今天顯示的肯定不是買入的金額了。
【2】扣除了手續費,有些理財產品在買的時候會扣除一筆手續費,那么買入之后持有的金額與買入的金額自然是不一樣的了。
【3】把理財本金和理財產品的收入納入資產,例如,銀行將本金和日常收入的積累作為總資產,所以看到的金融金額與實際投資的金額是不同的。
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要注意持股份額和金額,比如你買基金之后,基金持有量是指基金的金額,份額為持有份額,即比例。基金的認購是根據購買量,然后轉換成份額。當贖回時持有份額再轉換成金額。 對于普通的非貨幣基金,如果將基金比作蘋果,基金份額就是蘋果的數量,持有金額就是手中蘋果的總價值。
理財產品持有份額=確認金額/凈交易價值;
確認金額=購買金額-購買手續費;
交易凈值=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單位總數。
關鍵詞: 理財為什么持有份額跟購買的不一樣 為什么最近凈值型理財都是虧 理財產品份額和金額為什么不一樣 理財產品份額比買入少 理財產品份額和金額怎么換算 理財產品排行榜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