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廣州車展期間,網通社邀請了長安乘用車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潘欣欣進行專訪。他表示2023年將是長安在電混發力的大年,包括UNI-V、UNI-K、CS55、CS75 PLUS以及逸達和歐尚Z6在內共計6款產品都將搭載長安藍鯨iDD混動系統。與此同時,長安還將從直銷等多渠道方面繼續拓展產品營銷網絡。
(資料圖片)
網通社:歡迎潘總來到網通社的專訪間,2022年廣州車展實在不容易,幾經轉折終于舉辦了,請您介紹一下長安乘用車在本次車展上的亮點。
潘欣欣:本次車展帶來的新品長安逸達,我們的宣傳語是“美好生活有逸達”,是基于長安最新的研發4.0開發品牌的轎車,搭載NE 1.5T新一代藍鯨的發動機,同時匹配7速變速器,這款車就是我們基于對當下年輕客戶對于品質的追求而開發的一款精品的家轎,符合家庭消費者的一個產品,所以我們對這款產品充滿了期待。
同時在車展上我們還帶來了深藍首款轎車SL03以及我們燃油車的全球產品CS75、CS55、以及UNI系列產品,當然還有多款小型純電動車型產品。另外,在我們展臺上還有VR智能體驗區,以及APA7.0體驗區,代表了長安現在一些最新技術的應用,也歡迎各位來我們的展館體驗。
網通社:感謝潘總的介紹,如果網友在現場一定不會錯過長安的各個拳頭新品,今天是2022年倒數第二天了,能否介紹一下長安整體業績的情況,以及經營情況。
潘欣欣:整個長安在今年的1-11月份,我們已經實現銷量突破200萬輛,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數字呢,在缺芯少電,在疫情反復,重慶高溫限電,對我們生產產能有影響的情況下,其中自主品牌銷量有30萬輛,實現領跑行業同比正增長。
在當下的形勢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對我個人來說是非常滿意的一個成績了。同時在新能源方面,我們也實現了破局戰略,11月份新能源銷量突破3.3萬臺,1-11月份達到銷量超過22萬輛,實現了同比140%的增長。長安在今年整體經營層面來說,我覺得面對整個客觀環境的影響,還是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網通社:今年整體水平比去年有所下降,對于長安這樣的成績值得大家可喜可賀。
潘欣欣:是的,前幾天看到各個企業年初業績完成率的榜單,長安乘用車在自主品牌當中完成的不錯。
網通社:不只是媒體看到,友商看到了,更多的消費者對于長安更多的認可。對于2023年很多人的觀點,對于疫情逐步緩解,汽車市場會有更好的發展,相較三年前的過程當中,您對于這個觀點怎么看?
潘欣欣:整個2023年我個人覺得還是有一種不確定性在里面的。一方面我覺得不確定性來自于缺芯方面的影響,從行業預判至少要持續到2024年,整個2023年缺芯也會是我們的確定性因素。2020年的疫情導致很多行業很多家庭受到了影響,口袋里的錢少了,消費力會有遞延效應會延續到2023年,這是兩個最不確定性的因素。
當然還有外部國際方面的因素,整個中國的內循環我覺得是利好的因素,為什么這么講呢?從這幾年的疫情影響,影響最大的是第三產業,反而像汽車這種國民支柱產業的影響其實是相對較小的。因為數字擺在這里,我們覺得也是一個現象級的表現,為什么汽車行業在疫情沖擊下影響比較小,客觀來講對于中國目前剛需本身的饑寒數有影響,每個家庭的用車數有需求。
能源革命加上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消費刺激,像每次科技進步都是一次消費升級。像我們幾年沒有換手機了,因為沒有新的技術刺激,而汽車從燃油到新能源有智能駕駛等技術的搭載,導致客戶的換車需求發生了,這種需求還會進一步在2023年體現。所以一寒一好相全的話,我個人總體比較看好2023年的汽車消費市場,只是要更加精準洞察客戶需求,誰能更加精準洞察客戶需求,給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就可以贏得2023年這一仗。
網通社:感謝潘總的真知灼見,是否可以總結為謹慎樂觀的態度,本身這些消費有所降級,但是其實大家消費的需求其實是沒有變的,還是有需求,只是用更有限的資金,買到更理想的產品,像您剛才提到的長安給我們提供的各個拳頭產品,是我們喜聞樂見的。
潘欣欣:確實是這樣的,它升級的時候迎合它,降級的時候也迎合它,在大勢當中高高低低乘風破浪,我們活的就是一個起伏。
網通社:您幫我們介紹一下電動化轉型的時候,長安有很多的動作,未來在長安系列產品圖譜當中有沒有調整和發展?明年新品有沒有什么計劃。
潘欣欣:從長安的產品布局當中大家也可以看到,我們在高端新能源領域推出了首款車型,在數字純電領域推出了長安深藍的首款車型SL03,明年還將推出深藍首款SUV車型S7。在燃油車領域,也是我們從消費需求來說現在還是最大的一塊蛋糕,長安明年將持續在燃油車方面發力,像CS75及CS55系列等王牌產品,包括UNI系列的換代車型也將在明年陸續推出。
明年最大的動作對我們來說可能會在電混方面進行矩陣式的發力,明年我們將會在UNI-K、UNI-V上搭載我們的長安智電iDD超級電混系統,同時在CS系列車型中也會推出搭載超級電混的車型。明年長安汽車會推出6款電混車型,也將是長安在電混發力上的大年。
網通社:明年消費者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而且是針對不同的品牌,不同級別,不同細分市場都有可以選擇的產品。
潘欣欣:是的,有更多的選擇。
網通社:您是長安混合營銷的負責人,用戶年輕化包括觸媒化和圈層化有很多不同,對傳統車企會認為落后于新勢力,您這方面怎么考慮的?有沒有什么新的玩法能否介紹一下嗎?
潘欣欣:隨著新能源新技術升級,我們發現客戶的變化,一個確實是年輕化,30歲以下的客戶增長了35%,家庭條件導致的年輕人買車不像我們以前買車需要很多年,現在年輕人需要越來越有技術感,對車有更多的了解,也許在來4S店之前,他們已經成為專家了。
同時還有社群化,每個客戶可能成為這個圈層那個圈層,可能是一個跑酷圈層,也可能是一幫愛電影的,圈層更多樣化,因為時代盛世帶來的美好生活每個圈層都有。這對于傳統汽車營銷提出了一些挑戰,但是我們也在致力于更多的布局,比如與垂直媒體一起合作更好的內容,加強覆蓋面,同時也積極擁抱一些類似于短視頻一樣的新媒體。
我們在短視頻上的發力這兩年在行業里面可能都是非常好的,我們現在的模式是“1+9+N”,“1”是我們的總部自營,從公域到私域;“9”是九大戰區的運營;“N”是每個4S店都有短視頻直播運營的方式,我們在打造萬紫千紅的計劃,孵化更多的網紅,去擁抱短視頻自媒體的時代,去通過客戶更多場景的需求,更多觸媒的需求,讓他接觸到我們更多樣性的產品。
每個點都是發射源和信號塔,以前都是主機廠什么的,現在基本上呈現萬紫千紅的方式,從我們的數據來看,確實我們的模式在行業當中是很有影響力的,傳統造車企業也可以擁有新的造血模式和新的營銷玩法。
網通社:聽您講到的還是離消費者非常近的,不像以前簡單的信息,更多通過消費者所在的圈層去影響更多的跟他有同樣興趣的朋友。對于營銷是這樣的,對于像渠道方面,因為您也知道現在新勢力采用直銷的模式,長安汽車來說在渠道方面轉型會有什么樣的舉措和規劃?
潘欣欣:客觀來講對于直銷和分銷,我個人的觀點沒有絕對的好和壞,只是企業基于當下自身情況自己的匹配要素做的客觀實際的選擇。比如長安經過多年的沉淀,我們現在網絡渠道幾千家,去到任何一家商超都能夠看到長安的4S店面形象。
擁有強大的網絡渠道,任何一款好產品投下去,這個渠道就會呈現爆發式增長,為什么長安現在基本投一款產品會拉上量,我們有這么好的渠道優勢,我們不可能不用,因為我們要為客戶帶來最新的產品體驗并提供服務。
長安對4S店管理也是非常嚴格的,我們有就要用,這是基于我們的優勢,而新造車勢力是沒有的,最高效的是采取直營模式,都是基于各自的自身情況做的最符合實際實事求是的選擇,都沒有利弊沒有錯。我們現在看到直營模式下一些好的經驗,我們也敞開我們的胸懷去學習去擁抱,比如我們的深藍就是在直營模式上也在積極地探索、優化,任何一種模式我們都沒有好壞,只有是否合適,所以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去學習它擁抱它。
(圖/文 網通社 張霄毅)關鍵詞: 廣州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