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怎么應急處理?
在我們生活中,如果遇上了骨折的情況,可進行以下步驟的緊急處理措施:
第一,評估病情。觀察患者有無神志不清、臉色蒼白等情況,如果有這些情況,及時呼叫救護車。根據患者描述,及體征情況,初步判斷骨折部位。
第二,如果有開放性損傷,可以用衣服等加壓包扎,以便壓迫止血。如果有斷肢斷指,應予以保留,以便醫生更好地參考,并有可能在手術中用到。
第三,根據骨折部位,用木板、樹枝等就地取材,簡單固定后,在不加重損傷的情況下予以搬運。在此特別強調,要注意有無頸椎損傷,若有,要避免搬運造成二次損傷。
第四,到醫院行進一步診療,并積極配合醫生的囑托和建議。
骨折后多久能痊愈?
骨折多長時間能痊愈,需要根據具體骨折的部位,以及損傷的程度、治療方式來進行判定。如果骨折之后沒有采取充分的外固定,就會導致骨折斷端出現活動應力反應,這種情況愈合非常困難,通常骨折出現之后必須進行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或者是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這樣才能夠保持骨折斷端對線對位良好,并且采取有效固定之后避免骨折部位出現活動和應力反應,這樣才能愈合的比較好,一般需要3個月左右達到骨性愈合,也就是比較結實的愈合。
還可能是局部骨折導致周圍軟組織損傷比較嚴重,影響到了正常血液循環,就會導致骨折斷端缺乏血液供應,因此有可能出現延遲愈合的情況,比如小腿下、中1/3位置或者是股骨頸出現骨折,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股骨頭壞死或者是愈合非常差,有可能需要二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