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主辦的“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論壇”在上海舉行,備受關注的“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市)”揭曉,瀏陽蟬聯這一殊榮。
瀏陽是一座具有鮮明特色的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榮光、完備的現代產業體系、稟賦獨特的山水資源、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是一座宜居宜業宜游之城,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縣域經濟先進縣第一。12月6日,《第二十四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發布,瀏陽穩居全國縣域經濟和社會綜合發展第五位,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百強縣第二位,同時上榜全國縣域現代化高質量發展A+優等級縣市。
幸福瀏陽,源于工業產業的“春色滿園”、文旅產業的“近悅遠來”、農業產業的“百花齊放”。
近年來,瀏陽構建起“2+2+N”現代化產業體系,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大健康)等產業邁進千億級大關,煙花爆竹、智能裝備等產業沖擊五百億級。今年1月至11月,275個瀏陽市級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33.78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03.27%。工業產業發達,讓老百姓“不用去遠方,好工作就在身旁。”
瀏陽文旅資源豐富、旅游景區和線路多,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來了還想來”的城市。以瀏陽煙花、瀏陽河兩大IP為牽引,兩年來累計舉辦70余場周末焰火秀,場場爆滿,“七彩祥云”“天空之門”不斷刷新瀏陽煙花的“下一個Level”。在今年發布的《全國縣域旅游發展研究報告2024》中,瀏陽再次上榜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名單,位列全國第四。
通過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越來越多“土特產”走進大眾視野,讓世界愛上“瀏陽味”。目前,瀏陽擁有大圍山梨、瀏陽黑山羊、葛家雞腸子辣椒等5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有效實現了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
“我們將八成以上財力投向民生,努力呵護每個人的‘小安逸’‘小確幸’。”瀏陽主政者緊盯民生改善,持續推進民生實事項目建設,致力把群眾“期盼的事”變成政府“要干的事”,將“民生清單”書寫成“幸福答卷”。2024年,瀏陽共承辦省、長沙市級重點民生實事項目17件49個指標。截至11月,瀏陽省市重點民生實事有43個指標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6個指標達到序時進度。
今年來,瀏陽持續為民生“加速”、為幸福“加碼”、為生活“加溫”。以教育和醫療為例,瀏陽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2024年,瀏陽新改擴建學校20所,新增普惠托位520個、學(園)位3675個;衛生綜合評價全省縣級最好,擁有2家三甲醫院、6家全國百強鄉鎮衛生院的強大陣容,域內就診率達96%以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