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中的OTC是什么意思?
OTC是指場外交易市場,又叫做柜臺交易市場,柜臺交易是指在證券交易所以外的市場所進行的股權交易。在我國建立柜臺交易市場,能為數百萬計達不到上市條件的企業提供股權交易平臺,有利于中小企業發展,也有助于我國形成一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OTC源自于當初銀行兼營股票買賣業務,因為采取了在銀行柜臺上向客戶出售股票的做法,被稱柜臺交易市場,同時因為這種交易不在交易場所里進行,也叫做場外市場或店頭市場。
OTC交易市場與交易所市場完全不同,OTC沒有固定的場所,沒有規定的成員資格,沒有嚴格的規則制度,沒有規定的交易產品和限制,主要是交易對手通過私下協商進行的一對一的交易。場外交易主要在金融業十分發達的國家。
場外交易市場主要包括主要包括什么內容?
1、柜臺交易市場
它是通過證券公司、證券經紀人的柜臺進行證券交易的市場。該市場在證券產生之時就已存在,在交易所產生并迅速發展后,柜臺市場之所以能夠存在并達到發展,其原因有:
(1)交易所的容量有限,且有嚴格的上市條件,客觀上需要柜臺市場的存在。
(2)柜臺交易比較簡便、靈活,滿足了投資者的需要。
(3)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柜臺交易也在不斷地改進,其效率已和場內交易不相上下。
2、第三市場
是指己上市證券的場外交易市場。第三市場產生于1960年的美國,原屬于柜臺交易市場的組成部分,但其發展迅速,市場地位提高,被作為一個獨立的市場類型對待。第三市場的交易主體多為實力雄厚的機構投資者。第三市場的產生與美國的交易所采用固定傭金制密切相關,它使機構投資者的交易成本變得非常昂貴,場外市場不受交易所的固定傭金制約束,因而導致大量上市證券在場外進行交易,遂形成第三市場。第三市場的出現,成為交易所的有力競爭,最終促使美國SEC于 1975年取消固定傭金制,同時也促使交易所改善交易條件,使第三市場的吸引力有所降低。
3、第四市場
它是投資者繞過傳統經紀服務,彼此之間利用計算機網絡直接進行大宗證券交易所形成的市場。第四市場的吸引力在于:
(1)交易成本低。因為買賣雙方直接交易,無經紀服務,其傭金比其他市場少得多。
(2)可以保守秘密。因無需通過經紀人,有利于匿名進行交易,保持交易的秘密性。
(3)不沖擊證券市場。大宗交易如在交易所內進行,可能給證券市場的價格造成較大影響。
(4) 信息靈敏,成交迅速。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可以廣泛收集和存儲大量信息,通過自動報價系統,可以把分散的場外交易行情迅速集中并反映出來,有利于投資者決策。第四市場的發展一方面對證交所和其他形式的場外交易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從而促使這些市場降低傭金、改進服務;另一方面也對證券市場的監管提出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