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通社從官方獲悉,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在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高度肯定中國在綠色發展、可持續出行方面領先地位,表達繼續投資中國堅定立場并提出三項主張:第一、打破壁壘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巨大挑戰;第二、技術開放助推減排降碳,創新亟需整體性和全局性思維;第三、中國是推動新興技術超大規模應用的熱土,如某項技術能在中國形成規模,就能在全世界規模化應用。
(資料圖片)
齊普策表示:“加強跨國合作、謀求共同發展仍是全球主題。德中兩國在汽車領域的長期合作就是絕佳范例。今年是德中建交五十周年,展望未來,雙方應延續雙邊關系的良好發展勢頭,新能源汽車也將成為雙方合作的核心要素之一。寶馬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將持續加大對華投資。我們將攜手為世界開發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推動經濟增長、促進行業繁榮。”
面對諸多全球性挑戰,各國間不應制造更多的壁壘,而是需要更大力度的開放。齊普策認為,對汽車產業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共同追求將德中兩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雙方均致力于保持行業競爭力、提升數字化水平。可持續發展和氣候保護是大家共通的語言。
比如,在去年6月的首屆寶馬集團可持續發展中國峰會,寶馬集團攜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等機構共同發起“產業鏈綠色轉型倡議”,就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綠色轉型面臨“鋼鐵低碳轉型、綠色電力獲取、循環經濟及綠色低碳標準”等挑戰,聯合產學研各方專家開展深度研討、專題研究、實地調研等活動。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已經圍繞鋼鐵綠色轉型和綠電獲取等專題并提出對策建議,供相關政策制定者參考。
本月初,寶馬集團與河鋼集團在沈陽簽署《打造綠色低碳鋼鐵供應鏈合作備忘錄》,宣布2023年起將在量產中逐步使用河鋼的低碳汽車用鋼,并在2026年逐漸過渡到基于氫冶金技術生產的綠色汽車用鋼。這是一次突破性的跨領域合作,為綠色汽車用鋼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打開了一扇門。
齊普策還以寧德時代為例,表示本土化帶來的好處是雙向的。“正如德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中國企業也在德國開疆拓土。” 寶馬集團電芯伙伴寧德時代已在德國建設大型電池生產基地。而在一個領域合作也會在其他領域創造合作機會,兩國在汽車高壓動力電池領域標準化合作也會以此為契機相應推進。
齊普策表示,“上述案例表明,像寶馬集團這樣的跨國企業在推動減碳合作方面可以發揮積極作用。這是未來我們應該去不斷拓寬并堅決遵循的道路。各方終將從中受益”。齊普策指出,經濟增長、氣候保護與行業發展韌性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由于世界各地政策法規和基礎設施情況不盡相同,寶馬集團在加速向電動化轉型同時,也在努力讓全球各地寶馬客戶都能在他們車輛中體驗到最先進、最環保的技術。
2025年,寶馬將發布基于全新構架、搭載第六代eDrive電力驅動系統的“新世代”車型。到2030年,寶馬集團銷量中將有超過一半為純電動車型。未來10年左右時間,寶馬集團計劃向全球客戶累計交付1000萬輛純電動汽車。同時,寶馬認為氫燃料技術同樣具有零排放潛力,可以成為純電技術的有益補充。寶馬集團研發的氫燃料電池驅動車型iX5 Hydrogen已計劃投入小規模量產。
此外,寶馬把可持續戰略拓展到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在供應鏈、生產和回收三個方面同時降低碳排放。今年6月,華晨寶馬生產基地大規模升級項目(簡稱:里達工廠)落成投產。里達工廠擁有面向電動化生產體系,是寶馬集團BMW iFACTORY整體性生產戰略最新例證,從“精益、綠色、數字化”三個方面為智能電動汽車行業樹立了新標桿。到2030年,預計電動車型將占到寶馬集團銷量的50%以上。
齊普策認為,中國穩定、可預期的政策體系讓技術開放成為可能,也使各項減碳技術的潛力得以被充分挖掘。過去十年當中,中國建立了強大的可持續技術產業基礎,無論是太陽能、風能還是高壓動力電池,中國不單單在市場容量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同時更引領全球創新風潮。如果某項技術在中國形成規模,就能在全世界規模化應用。我們已經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見證了這一點。中國已經連續7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并將繼續成為可持續出行的主要驅動力。
展望未來,齊普策對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寶馬集團也將持續加大對華投資,實現共創共贏。同時,他認為德中兩國的合作潛力依然巨大,雙方應延續雙邊關系的良好發展勢頭。
齊普策表示,“無論是在德國國內,還是在歐盟層面,我都不遺余力地表達這一立場。德中兩國有著明確的共同目標:即充分利用兩國最先進的技術,實現產業精益和數字化。我們將攜手為世界開發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推動經濟增長、促進行業繁榮。”
一同與會的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也發表相似看法:“寶馬在中國發展是德中長期友好合作范例。去年我們在中國銷量超過84萬,從2010年至今寶馬沈陽生產基地已經獲得超過830億元人民幣投資。目前,我們正與中國伙伴一起探索循環經濟和全產業鏈減碳,并與中國創新勢力一道推進數字化和電動化轉型。我們堅信,只有合作才能解決全球現在面臨的諸多挑戰。”
(圖/文 網通社 石瑞)關鍵詞: 中德合作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